文档介绍:中国现代城市民间图案中国现代城市民间图案[摘要]伴随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国现代城市民间图案”基本形成。本文明确提出“现代城市民间图案”新概念并讨论其形成的主要形式:民间图案直接进入城市,民间图案载体城市化,民间图案与城市图案互相渗透。本文认为:中国城市民间图案是美丽中国的组成部分。[关键词]中国现代城市民间图案民俗延续载体的城市化互相渗透跨界合作美丽屮国中国现代城市民间图案以美好的形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于是我们大胆地、明确地提出“现代城市民间图案”的新概念。具有现代城市品味的以民间图案语言表现城市生活和城市风貌的图案是“现代城市民间图案”。现代城市民间图案是现代城市图案的一部分,她依存于中华民俗在现代城市的延续,她存在的主要形式是:乡村气息的民间图案直接进入城市;民间图案的载体及其材料现代城市化;民间图案与城市的其他现代图案互渗创新发展……原始的乡村民间图案进入城市,成为城市民间图案的艺术标杆。城市民间图案的图案语言正在逐步形成。一、中国城市化发展和民俗延续“当前世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现象,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它表现为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数量的增加,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前的表现。城市化率也是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准。”(摘自七届上海双年展)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中,民俗依然延续。在中国的乡村和城市,虽然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所不同,但民俗具中华民族的同一性。这是中国现代城市民间图案存在和发展的首耍前提。民间图案伴随民俗生活,民间图案的载体是民俗生活的道具。从大的节LI看,乡村和城市民俗理念基本一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无论生活在何处,中国人都要庆祝。生活在现代城市的市民们同样具有民俗佳节的观念,并且由來已久地欢庆欢度。大量民间图案出现在庆祝民俗节H的地方和各种道具上。除了那些与现代城市生活完全不合拍的形式和图案被淘汰,早年扎根农村和古镇的中国民间图案,自然而然地多渠道跨入了现代城市。我们的国家越來越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E1,明确了传统节FI放长假制度。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原來只在农村、古镇隆重庆祝,当今,那些丰富多彩的节FI庆祝活动和节目照样在城市里举行,并且其规模和热烈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元宵张灯,龙舟竞渡,长龙抢珠,人潮涌动;吃粽了,戴香包,购买喜庆的剪纸……市民们有参与民俗活动的时间,有享受传统节日的条件和可能。民间艺术品搬进了现代城市的机场、商厦、展览厅;许多城市都有民间艺术的聚集地,北京天桥民间艺术家聚集地,上海市区田子坊民间艺术聚集地……上海FH子坊还有店称“城市山民”的;市民逛街就可以买到民间艺术品;民间图案也被运用于广告海报和其他艺术设计领域;市民家里出现了苗绣的靠垫、剪纸的灯罩、农民画的茶杯垫和鼠标垫 中国民间图案进入现代城市,加速城市的国际化。随着中国民间艺术家出国表演,中国民间艺术品出国展览,更多的外国友人开始欣赏中国民间图案,寻求收藏中国民间艺术晶。万圣节的化妆舞会,外国游客喜欢将在中国买的成人大号虎头帽戴在头上走,浓浓的中国情趣,合着他们万圣节的内涵。中国民间图案以多种形式在现代城市中生存并发展。那么,我们能否梳理并分析一下:中国民间图案是以怎样的一些形态和形式立足于现代城市?而现代城市对民间图案又有怎样的创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