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五上一知识点.doc

格式:doc   大小:64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五上一知识点.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8/25 文件大小: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五上一知识点.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笫一课:太阳和影子1、太阳的高度可以用(太阳高度测量器)来测量,也可以用简单的(平臂叠拳法)来测量2、 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规律是(方向:自西向东;长度:长一短f长),太阳的变化规律是(位置:自东向西;位置:低一高一低)。3、 太阳位置越高,物体影子(越短),太阳一天中最短的影子在正午12点。4、 如果太阳在物休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右边)。5、 李华在操场上观察自己的影子,他发现影子是一天屮最短的,此时大约是(正午12点)左右。6、影子的方向、长短和太阳的位置、高度有什么关系?答(1)太阳的位置、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长短。(2)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太阳在南,影子在北;太阳在西,影子在东。(3)太阳高度高,影子短,太阳高度低,影子长。7、实验名称:模拟太阳下影子的变化。实验准备:手电筒(太阳)、绳子、橡皮、铅笔、半个小呼啦圈等实验过程:(1)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2)把手电筒沿着呼啦圈自东向西移动,观察铅笔影子的变化情况。实验现象:(1) 随着太阳的运动,会看到影子自西向东发生了移动。(2) 随着太阳高度的变换,影子的长短也发生了变化。实验结论:太阳的位置和高度决定了影子的方向和长短。第二课:太阳钟1、 人们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了太阳钟2、 日畧是测量(时间)的工具。3、 我们可以用一支铅笔和我们的双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手掌日畧)3、 北京故宫博物院里保存的日畧是(赤道日畧),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保存的是(地平日畧),牛顿发明了(牛顿钟)4、 一天早晨,小明测得一棵大树在阳光下的影了长5米,过-小吋再去测量,小树的影子会(小于)5米。5、计时器发明的顺序是:(LI畧、沙漏、钟摆、机械表、电子表)。第三课:1、昼夜形成的原因是(地球口转),地球口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周是(一年),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一月)。2、 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的科学家是(哥白尼),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3、 当中国是白天时,美国是黑夜,德国、法国、英国是清晨,澳大利亚是黄昏。4、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20点,你知道其他地方分别在什么时间看到实况转播吗?答:美国上午、澳大利亚下午、德国中午收看开幕式。5、 古人对昼夜交替的解释(1) 古代中国的“金乌说”(2) 古希腊学者的“鼓说”(3) 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观点: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即“地心说”。(4)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口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6、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实验过程:(1) 、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对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2) 、逆时针转动地球仪,会发现地球仪亮的一面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第四课:看月亮1、 我们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被称为(月相)。2、 月相变化的周期是(•个月),一年有(12)次月圆。3、 农历初七、八的月相是(凸月),十五的月相是(满月),(新月)是指天空中不出现月亮。4、 在一个刀屮,我观察了()次月亮,做了()次观察记录。我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月相的变化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