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2006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报告.doc

格式:doc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06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2011/11/1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06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报告.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06年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报告

2006年是镇江地区新课改以来的第二年中考,今年的试卷总体上关注“双基”,适度探究,整体难度偏大,但能很好地体现选拔功能,促进初、高中的教学工作的衔接。现把试卷的基本情况作如下分析。


题型
选择
填与作图
简答探究
合计
题量
20
8
4
32
占分
40
29
31
100

内容
分值
分值
力学
34
34%
电学
33
33%
热学
17
17%
光学
8
8%
声学
4
4%
能量及应用
4
4%

成绩分析表
样本容量(份)
分值范围
人数
人数比率
360
90~100分
17
%
85~89分
21
%
75~84分
46
%
65~74分
39
%
60~64分
25
%
0~59分
212
59%
最高分
100
平均分

及格率
41%
优秀率
%
各题得分情况
题号
得分
得分率
1
1~20(选择题)
27
%
2
21~25(填空题)

%
3
26 (填空题)

56%
4
27~28(作图题)

%
5
29 (简答与探究)

%
6
30 (简答与探究)

%
7
31 (简答与探究)

%
8
32 (简答与探究)

%

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灵活多样地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教学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忆性考查,而是注重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下考查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让学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作出解答。这种考查方式能够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作用和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理解、应用,从而对教和学都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2、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改理念。注意从实际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试题非常关注新科技,如第2题超声波探伤仪、第3题“神舟”七号飞船、第5题青藏铁路的高原列车、第22题全超导核聚变装置、第23题太阳能飞机、第24题三峡水库,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最新科技;关注生活的题有,第11题奥运会比赛、第12题生活中的摩擦、第16题和第20题家庭照明电路与插座、第21题社区服务活动。
3、初步涉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学注重探究过程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的能力。本试卷对科学探究的考查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的:第25题第(5)小题,考核探究中的交流与合作(误差分析)、第31题第(3)小题,考查学生的评价能力、第32题考查学生设计实验,设计记录表格的能力,考查学生会运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4、关注物理思维方法的考查。试卷中考查了控制变量方法、建立物理模型法。如第30题,考查了通过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把一个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