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doc

格式:doc   大小:47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doc

上传人:rdwiirh 2020/8/27 文件大小:4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综合布线施工工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综合布线施工工艺一穿线穿线是综合布线施工中关键的施工阶段,穿线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综合布线的施工质量,而且穿线作为隐蔽工程,一旦出现问题,修复的难度非常大,可能会破坏装修等,因此综合布线系统的穿线环节必须非常重视,尤其是六类线的施工,具体在施工中应注意以下问题:线缆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压挤和损伤,特别是光缆;转弯处的半径一定要大于线缆的十倍半径(4对双绞线要大于10cm);如果光缆和双绞线在同一线槽内,光缆不要放在线槽的最下面,避免挤压光缆。垂直线槽中,要求每隔60cm在线槽上扎一下。机房(如:MDF、IDF等等)内的水平缆线、主干缆线应全程(机房缆线入口点至各配线架模块端接点)保持平整,每根缆线之间不应交叉。缆线在弯角处应保持顺势转弯,不可散乱。每一根线缆两端(配线柜端和终端出口端)都要有相同的、牢固的、字迹清楚的、统一的编号(编号标签统一打印,避免字迹不清楚和手写难以辨认的问题)。线缆在终端出口处要拉出不小于60cm的接线余量,盘好放在预埋盒内。防止其它工序施工时损坏线缆。配线柜处,线缆接线余量将根据每层楼面情况按技术督导意见留足。(一般情况,线缆进配线柜后留6米)。布线时遇到阻力较大时拉不动,注意不要用力过猛,防止线缆芯线拉断。应先找出故障原因,并予以排除。布线缆时从配线柜至终端出口,线缆中间任何地方均不得剪断和接续,中间不能有断点,必须一根线敷设到位。在线槽内的线缆应捆扎整齐,水平六类双绞线应吊牌,标注该捆双绞线的使用区域或房间;对于光缆和大对数双绞线,每隔10米左右要贴一个标签,标注光缆和大对数双绞线的走向和编号。如下图线槽内线缆安装图线缆敷设完毕后要检查:布线正确无错误、错位和遗漏;布线整齐,线槽(明线槽)盖板皆安装好。缆线(光缆)上的标签采用线缆专用的具有覆盖膜标签,线缆专用标签满足TIA/EIA-606A标准中规定粘性标签清晰度、磨损性和附着力的要求。采用激光打印机或专用打印机打印,具有字迹清楚、永久的防脱落、防水、防高温的特性,标签高度10mm,打印5mm的字母或汉字。在线缆的两端和线槽内每20米贴一张线缆标签。线缆标签上的编号与信息插座面板上的编号、配线架端口编号对应,并保持一致。综合布线线槽与强电的艰巨二机柜及配线架安装机柜落地安装,机柜的垂直偏差小于3mm。机柜采用6平方的接地铜缆,与弱电间的接地铜排连接,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接地排的接地电阻必须小于1欧姆)。机房内裸露在外面的水平缆线、主干缆线应保持平整,每根缆线之间不应交叉。缆线在弯角处应保持顺势转弯,不可散乱。机柜内的水平双绞线应与电源插座保持200mm以上的间距。配线架安装在机柜的上半部分,配线架及理线器的安装空间不大于26U,配线架安装顺序自上至下:主干大对数电缆语音配线架、六类配线架、光纤配线架;下半部分预留给网络设备。配线架和理线器间隔安装,要求配线架安装整齐、牢固。线缆采用机柜下进线的方式,在机柜的底部留1米的余量,以便日后维护和机柜的移动。线缆要从机柜的下面向上理,预留在机柜支架下面的线缆也要捆扎整齐,沿机柜后部的理线板捆扎整齐至配线架的托架。缆线绑扎的松紧程度以不损伤传输性能为界。配线架按照568A标准进行端接。RJ45型配线架后侧的双绞线应全部平整的绑扎在托线架上,然后再端接在模块上,确保模块端接点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受到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