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政府职能转变探究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 提出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 ,紧紧围绕职能转变和理顺职责关系 ,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完善行政运行机制。、 转换与发展。政府职能是发展变化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社会形态国家的政府 ,其职能是不尽相同的 ;同一社会形态国家的不同时期的政府 ,其职能是有区别的 ;就是在同一时期,政府的两种基本职能的比重也是逐步倾斜、互为消长的。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 ,根据职能转变的需要进行机构调整 ,是我国机构改革的成功经验 ,也是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的基本要求。转变政府职能是否成功 ,是否取得实效,决定着机构改革的成功与失败。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不断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经过多年努力,政府职能转变迈出重要步伐 ,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得到加强 ;政府组织机构逐步优化 ,公务员队伍结构明显改善 ;科学民主决策水平不断提高 ,依法行政稳步推进 ,行政监督进一步强化;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从总体上看 ,我国的行政管理1/6体制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有力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起点 ,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现行行政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方面。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仍比较薄弱 ;部门职责交叉、权责脱节和效率不高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政府机构设置不尽合理 ,行政运行和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完善 ,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腐败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直接影响政府全面正确履行职能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政府职能转变过去的几次机构改革,虽然也十分强调政府职能转变 ,但重点还是落在精简机构、提高行政效率上。比如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市分开 ,以及从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大部制”改革是新一轮的机构改革 ,主要目标是推进政府转,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由过去经济建设型、行政控制型的治理模式转向服务型、公共行政型的治理模式。而“大部门制”则是侧重改变政府职能机构繁多、职能交叉的现象,通过减少机构数量,降低各部门协调困难,并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进行分立,可使政府运作更有效率,更符合市场经济的宏观管理角色定位,彻底塑造公共服务型政府。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并把“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逐步形成“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2/6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 ,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这是实行大部门体制的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这对于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政府效能,具有重要意义。“大部制”就是在政府部门设置中 ,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趋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