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乡村四月》教案.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乡村四月》教案.docx

上传人:2072510724 2020/8/27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乡村四月》教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乡村四月》教案昌平第二实验小学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框架四年级 语文 学科 教师: 刘林洋 编号:课题:《23、乡村四月》一、教材分析:《乡村四月》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紧张、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她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眼界就是广阔的,笔触就是细腻的,色调就是鲜明的,意境就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就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诗人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就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就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二、学情分析根据四年级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课程标准对古诗教学的要求,应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通过读去感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理解词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与同学交流、讨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惯及合作能力。根据诗的描述进行想象,在脑海里浮现画面。在这些环节中 ,学生可能对古诗的意境感悟需要老师点拨,因为诗人写诗的心境生无法理解 ,这需要师适当介绍诗人当时的背景,朗读方面可能没真正把诗人的心情溶入情境中 ,可能交流时有的学困生被冷落,教师重要的就是要生通过反复读 ,想象画面,体会意境,弄懂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情。三、教学目标:1、认识5个生字,会写3个字,掌握1个多音字“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3、感悟词的意思,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景,感受农家生活的闲适与劳动的快乐。通过朗读、想象,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四、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体会劳动带给人们的快乐。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五、教学难点:《乡村四月》教案理解诗意,感受诗中描写的美景,体会劳动带给人们的快乐。六、教学准备:1、准备翁卷资料。2、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解题1、六单元的课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乡村生活的画面 ,随着课文的学****我们走进了自然与谐的乡村人家 ,游览了辽阔宁静的牧场之国 ,今天让我们一起步乡村四月。(齐读课题)2、读了题目,您就了解到什么?您知道不?这四月就就是指江南农村春末初夏的时侯,这正就是江南农民春耕的时节。二、读通诗句,书写生字1、久居江南的南宋诗人翁卷 ,如何用诗句记下这时的情景呢?让我们自由读读这首诗。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2、指名朗读,正音,齐读。3、蚕桑的平舌音读得真准,它们就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会写不?(范书)蚕,天虫为蚕,第一笔就是横,可别写成撇;桑叶的桑要想把它写得美观,上面的三个“又”就要讲究穿插,写得富有变化,给人高低错落之感。来,自己抄写一遍。三、疏通字词,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意境:1、刚才我们学写了生字,读通了诗句:从小学一年到现在我们学了很多古诗 ,回忆一下,我们就是怎样学****古诗的?首先要借助注释 ,疏通字词, 接着读通诗句,了解诗意,最后想想画面,体会情感。下面我们借助注释,疏通字词,了解诗意,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请作上记号。2、借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