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2016高考诗歌二轮复习之干谒诗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2016高考诗歌二轮复习之干谒诗教案.doc

上传人:rsqcpza 2020/8/28 文件大小:2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2016高考诗歌二轮复习之干谒诗教案.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6高考诗歌二轮复****之干谒诗知识简介干谒:就是有求于人,特别向达官贵人、在上位者进行请求,使他们关照自己,以为自己延揽声誉等等这样一些活动。干谒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一些文人为了求得进身的机会,往往十分含蓄地写一些干谒诗,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干谒诗歌的风格类型温婉含蓄如:朱庆馀《如近试上张水部》2、真诚恳切如: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3、自负豪迈如:李白《上李邕》4、不卑不亢如: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三、典型例题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小题1】分析颔联中的“蒸”和“撼”两字带来的艺术效果。(4分)答:。【小题2】最后两联体现了作者怎样复杂的内心活动?(4分)答:。答案【小题1】一个“蒸”字给人以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读者仿佛看到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每写出一个字的正确分析得2分)【小题2】诗人道出躬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实在感到羞耻愧颜的心情;(2分)表达了诗人既恋清高又想求仕而难以启齿的复杂细腻的心理活动。(2分)解析试题分析:【小题1】颔联描写湖水声势。“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云梦泽水汽蒸腾,岳阳城受到洞庭湖波涛的摇撼。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表现出大气磅礴的气势。一个“蒸”字写出了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如同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然而,“岳阳城”又被壮阔的湖水所拥抱。这使读者比物联类:一座古城与浩淼的湖水相比尚且如此渺小,更何况是一个人的力量。如果没有湖的涵养、滋润,就不会有百草丰茂、万树花开的美景。这里妙笔生花,一语惊人,是千古名句。【小题2】尾联化用典故,“卒章显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化用《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而结网。”喻指诗人空有出仕从政之心,却无从实现这一愿望,这是对“颈联进一步深化。“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的人,这里指张九龄,恳请他荐拔;“羡鱼情”喻从政的愿,希望对方能竭力引荐,使诗人的愿望得以实现,活灵活现地表达了诗人慕清高又想求仕而以启齿的复杂心理。总之,诗人那种有志难酬、不得已而为之的难言之情“逸”于言表。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点评:第一个小题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要把这个字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本题型的答题思路为: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想内容”。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近试上张水部朱庆馀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酬朱庆馀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1)在诗歌传统的表现手法运用上这两首诗有相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5分)(2)有人说这两首诗“文人相重,酬答俱妙,千古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