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表里的生物(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315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表里的生物(教案).doc

上传人:glfsnxh 2020/8/28 文件大小:3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表里的生物(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6表里的生物文本分析本文是我国诗人、学者冯至写的一篇文章。文章语言平实易懂,透露着童趣,符合孩子的需求,很适合学生阅读体会。文章主要讲了小时候“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物,所以对父亲会发声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也让读者感受到“我”是一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好奇心是个体学****的内在动机之一,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也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文章表现了“我”童年时期的好奇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文本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去探索、发现和思考。,重点理解“和谐、神秘、唯恐、洪亮”等词语。,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我”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体会“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惯。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抓住文中描写“我”的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人物形象。教学难点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培养细心观察、认真思考的****惯。“脆、拦、玻”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脆、单调、恐怖、蟋蟀”等词语。、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运用生字新词。,概括主要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一、激趣导入,,引起学生对“表里的生物”的思考。导语: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我们这个星球上有着各种各样的生物,不管它们的形体是庞大还是渺小,不管它们是五彩斑斓还是色调单一,不管它们生活在陆地还是空中或大海中,它们的存在让我们的世界变得丰富多彩。我们身边的生物千千万万,各有各的特点,深深地吸引着我们。可是,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表里的生物吗?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就坚信爸爸的表里藏着一个小生物,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想法啊!,质疑问难: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1)学生自由发问,教师板书学生的问题。板书示例:表里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说表里会有生物呢?表里的生物有什么特点呢?……(2)教师展示一块打开了表盖的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引出课文。总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表里面有螺丝、齿轮、表针等。但是著名的作家冯至童年时却认为表里面有生物,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去读课文,在文中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简介作者。冯至(1905—1993)诗人、学者。原名冯承植,字君培,今河北涿州人。1921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后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开始发表新诗。1927年4月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他的诗歌显现出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对他的深刻影响,他的散文在水光山色的描写中追求一种启示性的哲理。其代表作品有《蝉与晚秋》《仲尼之将丧》《昨日之歌》《伍子胥》等。,自学本课中的生字新词。(1)自学生字,针对容易读错的字音、容易写错的字形做标记。(2)分组交流,互相提醒读字音、写字形时的注意事项。交流示例:生:“脆”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chuì”;“蟀”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suài”。生:“答”是多音字,在文中组词为“滴答”,读第一声“dā”。生:“蟀”是左右结构,右边是“率”,点画较多,不要漏写。生:“怖”的部首是“忄”,先写两点,再写一竖。,指名认读,检测学生自学情况。。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过渡:同学们,作者冯至小时候关于表里有生物的想法真是太有趣了!我们观察过表后发现表里其实只有一些机械零件,那么冯至为什么会产生表里有生物的想法呢?,联系课题想想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表里有生物的想法。(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问题。(2)小组内探讨交流。明确:“我”小时候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而父亲的表里总是不停地发出清脆的“滴答,滴答”的声音,所以“我”猜测父亲的表里有一个小生物。“表里的生物”这个中心梳理文章内容。思考:(1)为了弄清楚“表里的生物”是什么,“我”是怎么做的?(2)从“我”的做法中你感受到“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预设:引导学生思考上面两个问题,理清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初步感悟人物形象的特点。明确:本文主要写了“我”认为表之所以能发出声音,是因为表里有生物,为了一探究竟,“我”缠着父亲打开表盖让“我”看一看。父亲满足了“我”,并骗“我”说表里有一只小蝎子,“我”相信了父亲的话。从“我”的做法可以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