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文档名称:

第课精品高中课件.ppt

格式:ppt   页数:1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第课精品高中课件.ppt

上传人:phl805 2016/4/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第课精品高中课件.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单一的公有制;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 (3)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⑴片面发展重工业; ⑵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积极性; ⑶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主要特征弊端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复****课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第七单元 第 21课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斯大林逝世后,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先后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但是由于积重难返,改革步履艰难,最终一个曾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消失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何改革如此艰难? 我们中国的改革从中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1. ?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改革的? ⑴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⑶苏共二十大( 1956 “秘密报告”) ⑵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 1953 ) 2. : 内容: 农业工业①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垦荒、提倡种玉米等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②给企业部分权利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1. : 背景: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2. : 内容: 农业工业 1. : 背景: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3. : 结果: 有一定成效,最终失败缺乏科学认识,没有从根本上破除这一模式提示: (掘墓)敢于向旧的政治、经济模式挑战的改革家。(守墓)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旧体制。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说明理由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⑴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集中领导; ⑵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⑶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1. 3. : 成效与问题: 取得一些成果。 1975 年以后,经济增长率下降,进入停滞时期 2. : 重点: 工业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和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目的: 提示:比较点:目的、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异: 同内容有所不同,前者的重点在农业, 后者的重点在工业。都是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都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结果: 失败的主要原因: 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 社会动荡,经济停滞 ,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 企业实行租赁和承包,出现合资企业; 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家庭农场 :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没有取得预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