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doc

格式:doc   大小:53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doc

上传人:sssmppp 2020/8/30 文件大小:5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无粘结预应力施工.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无粘结预应力施工提要:无粘结预应力筋出厂时,每盘上都挂有标牌,并附有出厂证明书。进场时应按下述规定验收。每个用户每次同规格订货为一检验批无粘结预应力施工一、无粘结预应力筋质量与检验1、 质量要求预应务钢材的力学性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制定无粘结预应力筋。产品外观:油脂饱满均匀,不漏涂;护套贺整光滑,松紧恰当;油脂用量:对?钢绞线或7?s5钢丝束不小于/10m,对?钢绞线不小于/10mm;护套厚度:在正常环境不小于,在腐蚀环境不小于。2、 检验要求无粘结预应力筋出厂时,每盘上都挂有标牌,并附有出厂证明书。进场时应按下述规定验收。每个用户每次同规格订货为一检验批,且每批重量不大于30t。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外观,应逐盘检查。油脂与塑料护套检查,每批抽样三根。每根长lm,称出产品重后,用刀剖开塑料护套,分别用柴油清洗擦净,再分别用天平称出钢材与塑料护套重,即得油脂重;再用千分卡量取塑料每段端口最薄和最厚处的两个厚度取平均值。以上检验结果,对照质量要求进行评定。二、 无粘结预应力筋运输与堆放无粘结预应力筋的盘重为1〜,装卸运输时应特别注意塑料护套被控破,措施如下:1) 长途运输时,应采用麻袋片包装1〜2层,吊点处宜采用尼龙绳扎紧,不得使用钢丝绳或其他坚硬吊具与无粘结预应力筋的外包层直接接触;并应轻装轻卸,严禁摔掷或在地上拖拉;2) 露天堆放时,不得直接与地面接触并采取覆盖措施,在堆放期间严禁碰撞啃压;3) 在不同规格、品种的无粘结预应力盘筋上,均应有易于区别的标记。三、 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与固定无粘结预应力筋的表面,如有破损,可用塑料胶带缠绕修补;胶带搭接宽度不应小于胶带的1/2,缠绕长度应超过破损长度50mmo严重破损的部分,应切除。1、铺设顺序在单向板中,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比较简单,与非预应力筋铺设基本相同。在双向板中,无粘结预应筋需要配置成两个方向的悬垂曲线。无粘结筋相互穿插,施工操作较为困难,必须事先编出无粘结筋的铺设顺序。其方法是将各向无粘结筋各搭接点的标高标出,对各搭接点相应的两个标高分别进行比较,若一个方向某一无粘结筋的各点标高均分别低于与其相交的各筋相应点标高时,则此筋可先放置。按此规律编出全部无粘结筋的铺设顺序。无粘结预应力筋的铺设,通常是在底部钢筋铺设后进行。水电管线一般宜在无粘结筋铺设后进行,且不得将无粘结筋的竖向位置抬高或压低。支座处负弯矩钢筋通常是在最后铺设。2、 就位固定无粘结预应力筋应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曲线形状就位并固定牢靠。无粘结筋的垂直位置,宜用支撑钢筋或钢筋马凳制,其间距为l~2m。无粘结筋的水平位置应保持顺直。在双向连续平板中,各无粘结筋曲线高度的控制点用铁马凳垫好并扎牢。在支座部位,无粘结筋可直接绑扎在梁或墙的顶部钢筋上;在跨中部位,无粘结筋可直接绑扎在底部钢筋上。3、 张拉端固定张拉端模板应按施工图中规定的无粘结预应力筋的位置钻孔。张拉端的承压板应采用钉子固定在端模板上或用点焊固定在钢筋上。无粘结预应力曲线筋或折线筋末端的切线与承压板相垂直,曲线段的起始点至张拉锚固点应有不小于300mm的直线段。当张接端采用凹入式作法时,可采用塑料穴模或泡沫塑料,木块等形成凹口。无粘结预应力筋铺设固定完毕后,应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当确认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时,严禁踏压撞碰无粘结预应力筋、支撑钢筋及端部预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