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重视科研设计 提高临床科研质量.doc.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重视科研设计 提高临床科研质量.doc.doc

上传人:zbptpek785 2016/4/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重视科研设计 提高临床科研质量.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重视科研设计提高临床科研质量重视科研设计提高临床科研质量有了很好的临床科研课题,文秘 114 版权所有, 全国文秘工作者的 114! 如果没有科学的研究设计, 即使获得了国家重点课题的资助, 也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甚者, 可能造***力、物力和财力, 特别是宝贵时间的浪费。据抽样调查, 1985 年和 1995 年两个年度 5 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表的 112 篇有关诊断性试验的论著的结果显示, 以上的论文科研设计不合理。其中 %缺乏“金标准”( goldstandard )评价; %的文献仅有阳性率的报道, 而无敏感性、特异性等基本的诊断性指标, 更未涉及似然比及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 )等分析与评价。在临床治疗性研究方面,抽样调查 1985 ~ 1996 年 35 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 ) 研究论著, 共计 164 篇, 其中交待了随机分组方法者仅为 %; 交待了随机分组方法, 但有错误者为 %; 竟有 %的论著提到研究的本身为随机对照试验, 但文中根本未见关于随机分组方法与方式的叙述。至于报道的分层随机对照试验, 则矛盾更多。此外, 据近期有关国家重点临床科研课题的不完全评价与分析,目前,科研设计的缺陷率达 30 %左右。这些问题的存在, 十分严重地阻碍着我国临床医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对临床医学的进步也有重要的负性影响。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学会、中国临床流行病学协作网和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于 199 8年7 月联合召开了全国临床科研设计专题研讨会。会议研讨分析了当前我国临床医学科研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进的对策(详见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1999 年5期 264 页《全国临床科研设计专题研讨会纪要》一文) 。会议呼吁广大临床医学工作者要进一步重视临床医学研究的科研设计, 以提高临床医学研究质量, 使有价值的研究课题获得预期的成果, 实现临床医学的现代化和科学化, 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现就诊断性试验和临床治疗性研究设计中的某些问题进行简要评述。一、诊断性试验设计任何拟研究的新的临床诊断性试验, 务必要以公认的标准诊断方法作为试验研究的金标准。用这种金标准诊断阳性者为病例组, 阴性者为对照组。健康人群不应作为临床诊断性试验的对照。两组对象的例数要根据试验的假设水平, 计算两组研究对象的最低需要的样本量, 新的诊断性试验要同步地施检于两组对象。这样两组对象将会获得真阳性与假阳性、真阴性与假阴性的受试者例数的结果。这样就可以按公式计算新试验的敏感性( seitivity ) 、特异性( ecificity ) 、患病率( prevalence ) 、准确性( validity )、预测值( predictivevalue ) 及似然比( likelihoodratio ) 等指标, 而不仅仅限于某些论著报道的阳性率及阴性率。如果涉及到对同一种疾病同步应用多种诊断试验,进行比较研究以筛选最佳诊断试验者, 则可同时将各自试验的连续变量, 分别设定不同的临界值( cutoffpoint ), 计算出一系列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 绘制出 roc 工作曲线, 分别计算各个试验的 roc 曲线下的面积( aucroc ), 作各试验的 aucroc 比较, 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