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新生儿缺氧医疗护理方法思考儿科护理论文静脉给药是患儿防病、治病、抢救危重患儿的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途径。但是, 由于患儿易动、哭闹等多种原因经常引起静脉药液外渗, 使患儿注射部位疼痛、肿胀, 局部皮肤苍白或暗红, 组织坏死及关节活动受限等, 增加了患儿的痛苦, 损害了患儿健康并给输液工作带来困扰。为了减轻药液静脉外渗给患儿带来的损害及痛苦, 本文着重研究酚妥拉明湿敷治疗药液外渗的疗效( 除化疗药液外渗外)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 2006 年1 月~ 2007 年1 月入住我科的发生药液静脉外渗患儿 87例, 根据临床症状把组织损伤分为轻、中、重度。轻度:注射部位疼痛,局部肿胀面积不超过 2cm ;中度: 注射部位疼痛难忍, 局部肿胀面积在 2cm ~ 4cm ; 重度: 局部肿胀面积在 4cm 以上, 皮肤由苍白转为暗红。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 45 例,对照组 42 例。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疾病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方法将发生输液外渗患儿 87 例采用组间对照方法,实验组 45 例,对照组 42例, . .页脚患儿资料,对对照组进行传统的热敷法,取 4 层纱布浸透 50℃热开水后覆盖于患处,持续湿敷。对试验组进行护理干预,用 2% 的酚妥拉明 1mL 加生理盐水 50mL ,取4 层纱布浸透药液后覆盖于患处,持续湿敷。两组湿敷时间均为药液外渗后 12h 内进行,观察其结果。 2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χ 2=, 3 体会由表 1 可知,用 2% 的酚妥拉明持续湿敷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热敷法。 酚妥拉明是一种具有竞争性非选择性α1和α2 受体阻断药,通过阻断突触或α1和α2 受体,而引起血管扩张, 改善循环促使药液外渗的吸收和排泄, 从而对抗药物损伤效应。对已知酚妥拉明过敏者和化疗药物外渗时慎用此药湿敷,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热敷临床观察发现,并不是所有药液外渗部都给予热敷,而应根据外渗药物特性决定。应注意, 热敷措施必须在药液外渗后 12h 内进行, 如果药液外渗后超过 12h , 注射部位皮肤暗红, 已产生局部出血, 若此时热敷, 使局部组织温度增高, 代谢加快, 耗氧增加, 会加速组织坏死,故不能热敷。.页眉. .页脚 积极预防静脉输液外渗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 力求一针见血, 穿刺时避开关节, 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 采用保护性约束, 已发生外渗者不在此处远端再做穿刺, 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选择合适静脉, 正确地选择静脉,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 意识障碍、病危的患儿, 化疗时尽量使用留置针, 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粗直的血管; 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等时,应用留置针建立 2 条静脉通道,每隔 2h~ 3h 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 用甘露醇时局部热敷或提高药物的温度, 使血管的通畅性增高, 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时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才能滴入药物; 加强责任心、多巡视、特别是危重患者, 巡视时要检查输液部位; 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哭闹, 一定要检查注射部位, 发现药物外渗应立即更换注射部位; 输注化疗药物或其他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