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页眉. .页脚音乐教育与道德修养中国文化论文编者按:本文主要从音乐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情感; 音乐教育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乐记》中说:“先王之为乐也, 以治也, 善则行象德矣; 音乐本来就是情感的艺术,《乐记》中说:“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焉”,“感于物而动, 故行于声”, 中国民间也有“情之所至, 音之所生”、“因感而歌, 由情而发”的说法;在张扬个性, 注重自我的今天, 心平气和的良好心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耐心、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等, 已渐渐走向萎靡, 而这却又是现代人心理健康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 音乐教育则能在矫正人的这种心态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对音乐教育与道德修养进行讲述。其中, 主要包括: 音乐教育促进人形成良好心态;音乐教育可以发展人的创造力;音乐教育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 具体材料请详见:摘要:音乐教育的功能是多方面的, 音乐教育对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情感、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促进人形成良好心态、发展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重要功能, 以期发挥音乐在人的素质提高中的重要作用。关键词:音乐教育道德修养情感审美能力心态创造力音乐教育是一种独特的教育形式, 它以音响为表现手段, 触动人的情感, 引发人的联想与想象, 作用于人的心灵, 给人以多方面的影响与熏陶, 促进人的进步与发展。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得好: 人的培养,“兴于诗, 立于礼, 成于乐”, 形成了“礼乐并重”的教育观。荀子认为:“人之初, 性本恶”, 但要改变恶的本性, 去恶扬善, 其根本的途径就是进行音乐教育。他提出:“夫乐者, 乐也。”也就是说, 音乐可以给人带来极大的欢愉, 从而给人以积极的影响和教益。.页眉. .页脚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 首先是培养人。”这可以说是对音乐教育功能的最基本的概括。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有必要重新理解认识音乐教育的基本功能。一、音乐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乐记》中说:“先王之为乐也, 以治也, 善则行象德矣。”古代的“先王”制乐, 其目的就在于治理国家, 是治国的一种方法。以乐治国, 可以使民心向善, 其行为表现就会有更高的道德水准。《礼记》中说:“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礼乐, 乐所以修内也, 礼所以修外也。礼乐交错于中, 发行于外, 事故起成也怿。”汉代董仲舒提出:“乐者, 所以变民风, 化民俗也; 其变民也易, 化民也著。”近代学者梁启超也说道:“盖欲改造国民之品质, 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科。”他们都强调音乐在培养人的内在的道德修养、精神品质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 使人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的同时,在“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般的境界中, 人的道德修养得到提高、人格品质得到完善、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二、音乐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健康高尚的情感音乐本来就是情感的艺术,《乐记》中说:“凡音之起, 由人心生焉”,“感于物而动,故行于声”, 中国民间也有“情之所至, 音之所生”、“因感而歌, 由情而发”的说法。音乐中所蕴涵的浓重的情感不仅是因感而发的, 同时具有强大的感召力, 给欣赏者以极大的心灵触动和感奋, 进而产生感动人、教化人的作用。任何一部好的音乐作品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