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3
文档名称:

供热外网毕业设计详细说明书后.docx

格式:docx   大小:438KB   页数:7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供热外网毕业设计详细说明书后.docx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20/9/5 文件大小:4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供热外网毕业设计详细说明书后.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前言 3上篇集中供热外网设计 5第一章 供热外网系统设计热负荷 5第二章 计算采暖年耗热量,绘制热负荷延续图 7第三章供热方案的确定 9第四章供热管网平面布置及敷设方式 16第五章经济技术比较分析 23第六章管道的水力计算 31第七章水压图的绘制 44第八章设备、附件的选择计算 ,确定保温材料厚度 [5] 51下篇换热站系统设计 56第一章换热站热负荷计算 57第二章换热器型号和台数的选择 58第三章泵的选择计算 61第四章分水缸的选择及尺寸确定 63第五章除污器的选择 64第六章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65参考文献: 66谢辞 67前言本次设计是关于是外网及热源的工程设计,由换热站通过热网输送给热用户所需的热量。应与实际相结合,对管道保温和防腐采用新措施,设计换热站的系统。查阅相关资料及最新规范,实时的进行分析。尤其是在管道的保温和防腐上应多考虑新的材料,应用于实际中。通过新材料的使用,希望能延长管道的使用寿命,及提高管道保温防腐效果。本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实际结合,也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一个过程。在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参考国家有关的规范、标准、工程设计图集及相关资料,独立的完成所要求的设计任务。使自己在设计过程中掌握设计计算步骤,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即将到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正确合理的计算热负荷是确定热源类型、规模,以及供热系统管径大小、方案运行是否合理,能否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管网设计前必须对各类热负荷的数量、情质及参数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准确的计算。在工程设计中,常采用面积热指标法进行民用建筑物的热负荷计算,而对于工业建筑,则常采用体积热指标法计算建筑物的热负荷。故本设计采用面积热指标法。合理地选择室外供热管道的敷设方式和确定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对于节省供热系统工程投资,保证热网运行安全可靠和施工维修操作方便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本设计采用集中供热系统的经济技术分析,设计两种管道布置形式,分别做出他们的预算,进行经济技术比较,选择出合理设计方案。供热管道直埋敷设技术的发展在国内外已有60多年的历史。优点为不用修筑地沟,土方工程少,工程造价低,施工速度快。本设计采用无补偿直埋敷设,此种敷设方式是热力管道具有一定的埋深,靠土壤与管道的摩擦限制热力管道的热伸长,在管道沟槽敷土前应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一般取安装温度与运行温度差的一半即可,这种敷设方式一般适用于以热水为热媒的供热管道。本设计中直埋管道采用预制直埋保温管聚氨酯硬脂泡沫塑料保温层,其吸水率底,小于10%,这是其他保温材料不可比拟的。低导热率和吸水率,加上保温层外面防水性能好的高密度聚乙烯或玻璃钢保护壳,克服了传统的地沟敷设供热管道“穿石棉袄”的状况,大大减少了供热管道的整体热损失。上篇集中供热外网设计供热外网系统设计热负荷对供热系统进行规划和年设计时,通常采用概算指标来确定各类用户的热负荷。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是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最主要的热负荷,采暖系统设计热负荷的概算有两种方法:面积热指标法、体积热指标法。本设计的小区外网均为普通民用建筑,故热负荷计算采用面积热指标法进行,又由于本工程为新近建设的住宅小区,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均为节能型建筑,各种建筑物的热指标按《城市热网设计规范》选用。Qh=qhA·10-3式中Qh──采暖设计热负荷(KW);qh──采暖热指标(W/m2),可按表1—1取用;A──采暖建筑物的建筑面积(m2);本设计中各类建筑物的热指标选择:表1—1种类住宅托幼居住区综合热指标457055下面以1号楼为例,计算热负荷:住宅1:热负荷Q‘n1=qfxFx10-3=-3=,具体计算结果列于表1—2沈阳地区的气象资料:表1—3冬季采暖室内计算温度18℃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9℃采暖期室外平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