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参苓白术散.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参苓白术散.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4/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参苓白术散.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参苓白术散参苓白术散药物组成:人参、茯苓、白术(炒) 、山药、白豆(炒) 、莲子、薏苡仁(炒) 、砂仁、桔梗、甘草。功能分析方中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即四君子汤)平补脾胃之气, 为主药。以白扁豆、薏苡仁、山药之甘淡, 莲子之甘涩, 助白术既可健脾,又可渗湿而止泻, 为辅药。以砂仁芳香醒脾,促中州运化,通上下气机,吐泻可止,为佐药。桔梗为太阴肺经的引经药,入方,如舟车载药上行, 达上焦以益肺气。此方对证而兼见肺气虚弱, 久咳痰多者,亦颇为相宜,为培土生金之法。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渗湿止泻之功。主治病症主治脾气虚弱, 湿邪内生, 症见脘腹胀满, 不思饮食, 大便溏泻, 四肢乏力, 形体消瘦, 面色萎黄, 舌苔白腻, 脉象细缓者。亦治小儿脾疳, 面色萎黄, 形容憔悴, 毛发枯槁, 精神萎靡, 不思饮食, 睡卧不宁, 或脾虚水肿, 或脾虚带脉不固, 白带过多, 绵绵不断, 如涕如唾者。西医诊为消化不良、慢性胃肠炎、附件炎、气管炎等而见有上述证候者,均可以此方治疗。剂量用法此药现为水丸制剂,每袋 6 克。成人每次服 6 克,日服 3次。儿童酌减。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之品。此药组成中含甘草, 不可与海藻、大戟、芫花、甘遂同时服用。编辑本段组成莲子肉( 500 克) 薏苡仁( 500 克) 砂仁( 500 克) 桔梗( 500 克) 白扁豆( 750 克)白茯苓( 1000 克)人参( 1000 克)炙甘草( 100 0 克)白术( 1000 克)山药( 1000 克) 方解本方证是由脾虚湿盛所致。脾胃虚弱,纳运乏力,故饮食不化; 水谷不化, 清浊不分, 故见肠鸣泄泻; 湿滞中焦, 气机被阻, 而见胸脘痞闷; 脾失健运, 则气血生化不足; 肢体肌肤失于濡养, 故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 舌淡, 苔白腻, 脉虚缓皆为脾虚湿盛之象。治宜补益脾胃, 兼以渗湿止泻。方中人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 兼能止泻; 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仁醒牌和胃,行气化滞, 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 通调水道, 又能载药上行, 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综观全方,补中气, 渗湿浊, 行气滞, 使脾气健运, 湿邪得去, 则诸症自除。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两方均有益气健脾之功, 但四君子汤以补气为主, 为治脾胃气虚的基础方; 参苓白术散兼有渗湿行气作用, 并有保肺之效, 是治疗脾虚湿盛证及体现“培土生金”治法的常用方剂。《古今医鉴》所载参苓白术散, 较本方多陈皮一味, 适用于脾胃气虚兼有湿阻气滞者。化裁若兼里寒而腹痛者, 加干姜、肉桂以温中祛寒止痛。附方: 七味白术散(《小儿药证直诀》) 附注: 本方药性平和, 温而不燥, 是治疗脾虚湿盛泄泻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泄泻, 舌苔白腻, 脉虚缓为辨证要点。临床应用慢性结肠炎: 用本方每日 2 次,每次 9g ,早晚饭后温开水送服, 30 日为 1疗程。治疗慢性结肠炎 30 例,男 17 例,女 13 例;年龄最小 27岁,最大 58岁, 平均 岁; 病程最短 2 个月, 最长 40年, 平均 年。大便每日 1次4 例, 2次 14 例, 3-4 次9 例, 5-6 次2 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