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贫困村第一书记调研报告.docx

格式:docx   大小:31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贫困村第一书记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江湖故人 2020/9/6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贫困村第一书记调研报告.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贫困村第一书记调研报告按照县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部署, **县妇联选派我到**乡**村担任第一支书。**县委办、县国税局、县妇联党支部、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是结对帮扶单位。为全面掌握该村实际情况,我与工作队一起深入 **村开展实地走访调查,通过召开座谈会、入户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基本了解了该村贫困人口现状,在深入分析该村贫困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就如何帮助该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面貌进行了认真思考,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想法,希望帮助**村早日摆脱贫困。一、**村基本情况**乡地处**县西北边陲,乡政府所在地距县城 97公里,地理位置较为偏远,**村距乡政府2公里,共辖10个村民小组,居住点较为分散。目前,全村共有 168户639口人,其中**占总人口的35%,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从人员年龄构成看,全村18岁以下162人,18—45岁191人,45—59岁159人,60岁以上127人。从受教育程度看,全村18岁以上人群中拥有高中学历人数为 30人,占5%,拥有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6人,占1%。**村自然环境条件较差,四面环山,田土面积少,全村耕地面积仅200余亩。该村山林资源较为丰富,山林面积共有5400多亩,主要出产楠竹和杉木。同时,因未过度开发利用,该村植被和生态环境保护较好, 拥有良好的生态系统。近年来,虽然道路等基本设施有了很大改善,但总体上看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一些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较为缺乏。走访中,发现村内没有学校、医疗诊所,网络信号也较差,村民信息来源渠道狭窄。个别村庄因位置偏僻,出行条件较差,连日常生产生活运输都存在一定的困难。从收入来源看,该村收入来源主要有两大块。一是山林竹木收入。据统计,每户每人平均拥有山林 18亩,按照目前楠竹5元/根、杉树15元/根的价格计算,一年竹木收入每户约 3000元。二是外出务工收入。据统计,该村共有外出务工人员400人,占该村青壮年人口的80%。二、**村贫困人口主要特点及致贫原因为全面摸清贫困人口底子,我与工作队人员分成两个组在当地村干部的陪同下,对拟摸底调查的 43户逐户进行了走访,根据实地走访调查情况,其中困难的有22户33口人,比较困难的有8户17口人,这些贫困人口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居住条件差。从走访对象居住条件看,该村目前有10户居住在泥土房中,4户没有住房依靠租房或居住在亲居家。比如,**村5组的赵春桂,因外出务工意外致残,无力自主建房,现在租住的民房四面透风,家中基本没有现代化家具电器,居住条件较差。二是患病、伤残或年老贫困户多。走访中,发现该村贫困户患病、伤残和年老人员所占比例大,约占总贫困人口的60%。比如,该村4组的周东连、唐起军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没有劳动能力。 7组的**、**、**,8组的**等几人都是残疾人,个人收入较低。三是留守老人、儿童多。从走访的 43户来看,不少家庭多是年老父母及幼小子女在家。 5组的赵远联,母亲在家,本人外出务工。四是家庭负担重。部分贫困户家庭因父母年老患病、子女就读等日常开支较大,承担着较重的家庭负担。比如,该村9组的邓远英,妻子是哑巴,3个子女目前都在读书,每年学费就达5000元左右,仅靠户主每年打零工的收入维持家庭开支。再如,该村9组的曾凡友,妻子患有支气管炎、哮喘,3个子女均在就读,同样仅靠户主一人在 **打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