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文档名称:

巴塞尔协议.doc

格式:doc   页数:1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巴塞尔协议.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4/7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巴塞尔协议.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委员会是 1974 年由十国集团中央银行行长倡议建立的,其成员包括十国集团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部门的代表。自成立以来, 巴塞尔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银行监管规定,如 198 3 年的银行国外机构的监管原则( 又称巴塞尔协定, Basel Concordat ) 和 1988 年的巴塞尔资本协议( Basel Accord )。这些规定不具法律约束力,但十国集团监管部门一致同意在规定时间内在十国集团实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 鉴于其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许多非十国集团监管部门也自愿地遵守了巴塞尔协定和资本协议, 特别是那些国际金融参与度高的国家。 1997 年,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的问世是巴塞尔委员会历史上又一项重大事件。核心原则是由巴塞尔委员会与一些非十国集团国家联合起草, 得到世界各国监管机构的普遍赞同, 并已构成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银行监管国际标准。至此, 虽然巴塞尔委员会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银行监管国际组织, 但事实上已成为银行监管国际标准的制定者。 2002 年 10月1日, 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修改资本协议建议的最新版,同时开始新一轮调查(第三次定量影响测算, QIS3 ) ,评估该建议对全世界银行最低资本要求的可能影响。从 1975 年9 月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到 1999 年6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或称“新巴塞尔协议”)第一个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再到 2006 年新协议的正式实施, 时间跨度长达 30 年。几十年来,巴塞尔协议的内容不断丰富,所体现的监管思想也不断深化。 1 早期的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的出台源于前联邦德国 Herstatt 银行和美国富兰克林国民银行( Franklin National Bank )的倒闭。这是两家著名的国际性银行。它们的倒闭使监管机构在惊愕之余开始全面审视拥有广泛国际业务的银行监管问题。 20 世纪 70 年代开始,经济学家将管制理论运用到银行领域,并逐步取得了共识。他们认为, 在追逐论、社会利益论及管制新论三种最有影响的管制理论当中, “捕获论”( The Capture Theory )将管制者与被管制者视为博弈中的猫与鼠,最终是管制对被管制者有利, 因而主张放弃管制。这种理论显然忽视了社会公众能从管制中受益的事实;“管制新论”( The New Economic Theory of Regulation ) 则将管制视为管制集团与被管制集团间锱铢必较的政治程序, 是被管制集团提出要求、管制集团满足这种要求并从中获利的一种商品。由于管制这一商品供求双方的数量函数难以确定, 因而降低了这一理论的实践价值;只有“社会利益论”(The Public Interest Theory) 最具理论和实践意义。该理论将管制视为消除或减少市场破产成本进而保护公众利益的手段, 市场破产成本根源于自然垄断、外部效应及信息的不对称。与前两种理论明显不同的是, 这种理论既找到了管制的依据,也明确了管制的意义和努力方向。有必要对银行引入管制的原因在其外部效应和信息的不对称。尽管 Benton 和 Gilligen 等人在 80 年代初都论证过,银行业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规模经济,但多数金融学家都否认银行的自然垄断性质。从外部效应和信息的不对称来看, 银行业务的特性决定了银行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其外部负效应不仅体现为债权债务链条的断裂, 从而给工商企业和社会公众带来巨大损失。而且这些又反过来造成银行体系的混乱, 并殃及社会的稳定; 信息的不对称对银行而言则是一把双刃剑, 它既可以掩盖银行储备不足和资产质量低下的窘迫, 也可能因公信力的丧失而破产倒闭。银行困境的解脱取决于清偿能力尤其是流动性的大小。解决这一问题的传统做法一是资产变现,二是市场介入, 但是这两种做法的劣势非常明显。除了要损失大量的交易费用之外, 还要受到市场资金可供量的严格制约,从而产生巨大的市场风险。因此, 各国中央银行一方面充当最终贷款人, 在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危机时对其施以援手, 另一方面则推出存款保险制度, 对受损公众进行补偿。这类亡羊补牢式的举措都是立足于银行的外围, 没有对银行的经营过程提出根本性要求,因而不仅未能有效地遏止银行的倒闭,反而可能增大了银行破产的风险, 故而遭到经济学家的批评。由于最终贷款人的存在( 最终贷款人通常以低于市场的利率放贷) 以及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商业银行一方面有通过增加高风险投资转嫁保险成本、获取高额利润的欲望。另一方面也有扩大债务依存度的冲动和便利, 破产风险因此不断累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发达国家以及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巴塞尔委员会才逐步将银行的监管从外围修补转到内部调控,并对影响银行风险的主要因素进行详细的剖析。 Herstatt 银行和富兰克林银行倒闭的第二年,即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