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谁知道关于魏征的资料? 魏征简介?魏征(公元 580 年- 643 年2月 11 日),字玄成。巨鹿(今河北巨鹿县人,又说晋州市或馆陶县)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小组讨论 3分钟魏征故事?玄武门之变后,有人向秦王李世民告发, 东宫有个官员, 名叫魏征,曾经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 李密和窦建德失败之后, 魏征到了长安,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 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秦王。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魏征见了秦王,秦王板起脸问他说: “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左右的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魏征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 “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 “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魏征故事?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 “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 ”魏征说: “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 “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末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唐太宗连连点头说: “你说得多好啊! ”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 “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 “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魏征的名言 1. 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戒奢以俭。 ,在乎己而不在乎人。(一)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 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一) 魏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 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竟死怀中。(一)译文魏征长相很一般,却胆略过人,善于挽回君主一些不当的旨意,常常是不畏龙颜, 苦苦谏诤。即使有时候遇到皇上非常恼怒,魏征依然据理力争,从容不迫, 皇上也为些而折服,收敛自己的威严。唐太宗曾得到一只上佳的鹞子,正放在手臂上玩耍,远远地望见魏征前来, 便藏在怀中。魏征长时间地奏请事情而不停止,鹞子竟闷死在太宗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