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我身边的法律知识泰山文明使者法律进社区志愿者赵权平法律基本形式我国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债权债务四、侵权责任法部分问题五、婚姻法部分问题六、诉讼程序及过程七、继承法部分问题八、物权法部分问题九、刑法部分问题十、劳动法部分问题2013-8-131狭义的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各种规定。2广义的法律是指《立法法》第二条规定范围内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以及司法解释。实践中我们所讲的法律是广义的法律1)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2)法律(刑法、诉讼法等)3)行政法规(国务院《国有土地上的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4)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地方人大常委会)5)国务院部门规章6)地方政府规章(地方政府)7)司法解释(最高司法机关)8)政策(家电下乡)参加民事法律关系,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民事权利并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在我国,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等主要的主体,在特殊情况下也包括国家。1)自然人自然人就是有血肉之躯的,能够思考问题,能够从事各种活动的人类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公民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出生:离开母体且有自主呼吸。死亡:生理死亡和宣告死亡。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十八周岁以上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各种民事活动,但如果年满十六周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指年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和患痴呆症的人。限制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至于哪些行为是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应由司法活动中的裁量权予以决定。°3、无民事行为能力。包括未满十周岁的儿童和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和痴呆症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行为,应由他们的代理人代理什么是法人?法人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与自然人相对称的。简单来说,《民法通则》规定,我国的法人类型主要有四种机关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社团法人1合伙企业2个体工商户3经过工商机关登记注册的分支机构债权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的一种权利。通俗地说,债权就是你可以要求他人做某件事,或者要求他人不做某件事的权利。欠债仅仅指欠钱,就是所谓的欠债还钱。而你对某人享有债权,则这种债权不仅可以是别人欠了你的钱,而且还可以是别人欠了你的房子等财还可以是别人欠了为你提供劳动,甚至还可以是别人欠了向你赔礼道歉等等,所以你有权要求他们去做这些事。201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