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第1课时 ?明清时期的政治 ,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的影响 (1) 满洲的兴起和建国; (2) 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 (3) 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 (4) 文字狱 ,理解明朝中后期政治危机的原因及明末农民战争的特点、影响 (1) 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 (2) 明末农民战争 ,认识明朝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影响 (1) 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2) 《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 (3) 八股取士; (4) 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复习向导考纲展示??(1) 明朝的建立: 1368 年,朱元璋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2)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①调整官制?中央:废除丞相制度,权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管理监察、司法;都指挥使司管理军政。?军制方面:将大都督府改为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制约。遇有战事, 兵部奉旨调兵,由皇帝临时任命将领、总兵、统率军队作战。?②制定《大明律》?内容:明太祖制定的《大明律》对直接危害封建统治的行为,量刑严厉而残酷;增加了经济立法;主张量刑“重其重罪,轻其轻罪”;以严法整顿吏治。?实质与目的:体现封建君主的意志,极力维护皇帝独裁的专制统治;强化君主专制统治。?③设立特务机构?明太祖设“锦衣卫”,后又设东厂(明成祖)、西厂(明宪宗)特务机构,由宦官统领, 直接由皇帝指挥,不受政府司法部门管辖。掌管缉捕、刑狱之事,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④强化思想控制——八股取士?目的: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维护君主专制。?特点:科举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为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影响:八股取士为统治阶级推行君主专制制度培养了官僚队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对中国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严重阻碍。?(3) 明朝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特点及其影响?特点: ①明朝君主专制制度在继承前朝的基础上有很大发展。②内容详尽完备,涉及政治、军事、司法、监狱、文化、暴力手段等各个方面。③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主要体现在《大明律》的严酷、特务统治、廷杖制度、八股取士等方面。④体现出封建社会末期的时代特征: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逐步走向反动。?影响: ①进步性:起到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稳定和重建封建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作用。至明成祖永乐年间, 政局稳定,国力强盛,明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鼎盛王朝。②消极性:从动机看, 仍然是维护和巩固一家一姓的统治,具有反动性;从采取的措施看,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将对全面的统治最大限度地置于皇帝一人掌握之下,杜绝和排斥其他人的干预,这就从根本上埋下了严重的统治危机和隐患。?2.“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1) “靖难之役”?①背景: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把子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建文帝即位后,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严重威胁藩王的利益。?②概况:燕王朱棣起兵反对建文帝。 1402 年,朱棣攻破南京城,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即位,史称明成祖。 1403 年, 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