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低碳城市理念在呈贡新区的实践要把昆明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城市和美好幸福的新昆明,必然要走低碳城市的发展之路。呈贡新区作为昆明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区,自2010年以来,呈贡新区在城市规划中认真落实低碳城市的先进理念,制定了呈贡新区低碳发展规划,在国家发改委2011年3月举办的低碳城市国际研讨会上,呈贡新区作为唯一低碳规划个案,得到国家发改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与会代表的高度关注。在国家住建部召开的“2011年度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上,《呈贡新区低碳城市理念的实践与发展》获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显然,低碳城市建设的规划与标准,将是呈贡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城市示范区、科学发展示范区、品质春城示范区”的最高标准。一、低碳城市的主要内容与呈贡新区建设的总体要求低碳城市的基本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于城市社会、城市经济与城市生活之中,即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目前,世界的低碳城市首推全球首座零碳排放的城市——阿联酋迪拜,只是这个技术型生态城市因其不可复制性,也就不太有推广性。在中国,以生态宜居型为特征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值得关注,它是可复制的、可持续的,作为目标主体也是可改进的。另外,唐山曹妃甸和天津滨海科学发展示范区,杭州、大连、中山作为品质城市示范区,深圳、上海作为现代化城市示范区,对开拓我们的思路、思维和思想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的城市,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坚持以低碳城市建设标准和开发理念,以呈贡新区现有的“建设条件”出发,探索一条符合呈贡新城实际的低碳城市建设发展之路。,,湖岸线长约16公里,规划人口近期85万,远期150万。呈贡新城位于山湖之间的平坦地带,自然形成“依山伴水”的地理环境,自然生态条件较为优越。按照规划要求,呈贡新区应是“云南省第二大城市”,是全省新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是集绿色交通、节能建筑、高效模式和生态城市于一体的“低碳城市”示范区。2010年以来,呈贡先后邀请了美国“新城市主义‘理论创始人’”等国内外相关专家对呈贡新区低碳城市建设及商业核心区的开发规划进行指导。所谓“新城市主义”,是在上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它立足于低耗能低排放的社区结构,强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和方便宜居,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城市的重视。呈贡新区是这一理论在中国落地实施的第一个案例。二、呈贡新区建设规划对低碳城市的贯彻与实践(一)低碳生态发展理念在新区规划建设中的体现图二图一第一层次:生态开发分区。我们在总体规划七个功能组团(图一)的结构下,根据“低碳城市”的理念,在约3000M×2000M的尺度控制范围下,将新区分为九个生态区(图二),形成“多组团、多中心”的合理布局,每个生态区都有不同的功能、分区、服务和大量的就业机会,每个生态区之间都有河流、绿化,每个生态区内设置交通换乘点,配备集中降低排放的处理设施。图三第二层次:生态单元分区。每个生态区内都包括3-5个1000M×800M(约1000亩)不等的生态单元分区。单元之间以慢行交通联系,并建设完善的配套公共设施(图三)。图四第三层次:生态细胞分区。生态细胞指220M×220M的区块,街区的中心将保留给绿色景观和行人使用,在生态细胞内没有机动车。围绕生态细胞边缘的是15M-30M绿化和建筑之间的林荫街道。每个区块内都建立废物标准收集设施(点)。这类街区占新区比例大于50%(图四)。(二)快捷、低耗、绿色交通体系在新区建设规划中的体现图六图五整个新区的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已经基本确定,而且东部路网建设已基本成型,在线路、设施造型上也体现最新的发展趋势,为公交系统主导的交通结构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从而促进公共交通在新区城市分担率明显大于50%,在城市内部计划达到60%,区域内达到70%(图五)。将增加一条从乌龙-大渔-雨花的轻轨线路,完善轨道交通的网络覆盖率,使人们能够轻松快捷地到达每个生态片区中心,最大限度降低私家车出行。同时,有轨电车线将生态邻里连接在一起,每个生态细胞都在1000M有轨电车路线上。6个换乘中心连接有轨网格和轻轨网络,使高效的公共交通系统成为居图七民出行的首选。这将有效减少车辆交通和居民的买车需求(图六)。图八城市步行系统也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呈贡新城的外围环形步行系统主要有沿湖湿地、城市绿化隔离带及郊野公园联系组成。城市横向步行系统的线路主要以滨水公园为主,由洛龙河公园、中央景观公园及捞鱼河公园组成。城市纵向步行系统分别由步行街和城市公园组成,主要线路是建设一条以张官山-三台山-乌龙堡-七星山-关坡山-梅家山组成的养生步行游路(图七)。图九对自行车系统和环湖旅游电瓶车系统也有统筹,每年计划沿着环湖路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