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陆克文的致命伤及其救治方法文西蒙•吉尔尼I自《星期日电讯报》12010年6月13H12时00分民调中的陆克文似乎显然正向被忘却的边缘迈进。插图:约翰•梯德曼来源:《每日电讯报》值此澳大利亚经济表现良好之际,陆克文却因何像出现在你结婚前夜告别单身汉派对上的女友一样惹眼。我们用了一周的时间了解政府内外人士们的见解,试图找到工党民调支持率下滑背后的真相。最终我们得出了五处有待总理解决的症结所在,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之道在于陆先生要找回他真止的自己。在各种解决方案中,少数人认为在可能的情况下,应让副总理朱莉亚•吉拉德(JuliaGillard)取代陆先生,多数人则感到陆先生需要改变执政方式,而且是当机立断。但每一个人都认为政府的公众形象至关重要,并显然有待提升。资深人士一致表示,政府需要更好地明确和宣传自己的成绩,让各部长们在公开辩论中发挥更多的作用,并且专注于把事情做好做到位。陆克文的致命伤及其救治方法:言语失当其一,粗口。比如“这帮中国人他妈…的想跟我们玩花活。”其二,说出诸如“人人都能来两口1[1]”这样村味十足的话。就连是身为道地得有如维吉麦酱(Vegemite)般的澳大利亚本地人格瑞•哈维(GenyHarvey2[2J)也不知还有谁能语出如此乡土。然而这些话语,比起那些气候变化是“巨大的道德挑战”、政府的政治广告乃“民主之癌”等言论,只能说明讲话人个性怪僻而已。政府言过其实地描述政策问题,却不能言出必行地将其解决,这只能让那些赞成相应解决方案的支持者们大失所望。在政治事件频发的今天,那些丘吉尔式华丽的举止终于置政府于一片批判声中。其结果是,人们不听也不信。处理办法:不再赌咒发誓,在政策问题上不要矫枉过正,人们自然也就不会追究那莫名其妙的“人人都能来两口”了。欲速不达让工党支持者感到失望的一系列事件包括了搁置碳排放交易计划(emissionstradingscheme,ETS)的决议,由隔热层鼓励项冃(insulationstimulusprogram)引起的多起惨剧,以及对建设教育改革计划(BuildingtheEducationRevolution,BER)下学校建设项目的管理不善。这些原本都是些具有标志性意义、耗资不菲且影响深远的政策,但结果都弄巧成拙。如今已经明了的是,在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前,本不需要将碳排放交易计划提交国会认可。隔热层计划仓促实施,而其漏洞没能得到处理,其结果一一兵败如山倒。建设教育改革鼓励计划的各个环节着手匆忙,却没能使纳税人的钱物有所值。政策暂且不论,普遍看法是,陆克文领导的政府步伐太快,选民追赶不上。工党在2007年对选民作出了约六百项承诺,并且已兑现了其中的绝大多数,然而却鲜有人注意到这一点,这本身便是一种缺憾。处理办法:在面临诸如全球经济不景气这样的危机时显然要采取果断行动,但也要做好对仓促间出台的政策重新评议及更正的准备。领先于选民的政府岌岌可危。目中无人政府中的一切均以陆克文为中心。不难从2007年大选历史性的胜利中看出,陆克文凭一己之声望将工党带回到了权力之巅。这意味着他可以要求有权选择自己的阁员,并以自己认为合适的方式执掌政府,形成一种规模宏大的中央集权现象。全球金融危机又促成了另外一种权力集中的情况,因为届时由总理陆克文、副总理朱莉亚•吉拉德、财政部长韦恩•斯旺(WayneSwan)和金融部长林赛•坦纳(LindsayTanner)形成的四人组,未与内阁磋商,直接制定了众多关键性决策。结果陆克文忽视了自己前座议员们的才能,拒众多部长于决策过程之外,因而在种种政策性辩论中显得势单力薄。被晾在一边的同僚,虽有人感到自己的抱怨合乎情理,却又担心说出来会被冠以心怀不满之名。结果是,在政府上层和选民间出现了严重的隔阂。处理办法:磋商。形成一种可令后坐议院们毫无顾虑地发表见解的机制。让更多的部长参与到复杂的公众议题中,从而使总理一职不再仅仅意味着众部长们的老大,而真正开始具有统揽全局的意义。急功近利最能让陆克文火冒三丈的,莫过于说他缺乏远见。可就政府的种种作为而言,人们很难看出其远见何在。在每次二十五分钟的新闻时段中的亮相如何,已成为陆克文万事的着眼点。深谋远虑不再,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权宜之计。事实上,绝大多数澳大利亚人对日复一日的政治辩论并不在意,这导致了陆克文在辩论过程中的种种精心设计并无市场。然而没有深谋远虑的结果证明,岀现在电视政治新闻镜头中的,恰恰都是权宜之计难以应对的骚乱场面。选民则早已忘记政府意图传达的中心思想一一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形势的好转一一究竟是什么。结果是,纵然陆克文确有建设国家的宏图大略,也没有人能说清它究竟是什么样的。处理办法:不要理会反对党的媒体攻势,转而放眼全局。在新闻时段适当表现,并着力不断提醒选民什么才是本届政府所真正倡导的。判断失当在征收资源利得税(resou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