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建筑构造屋顶的分类和构造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平屋顶第三节坡屋顶我们日常所见的屋顶形式多种多样,如中国故宫的琉璃瓦大屋顶,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的薄壳双曲顶,现代住宅的平屋顶以及乡镇常见的坡屋顶等等。尽管它们千姿百态,但它们从根本上有着哪些共同点呢?第一节概述屋顶是房屋最上部起覆盖作用的外部围护构件,用以防御自然界的风、雨、雪、日晒、高温、低温和噪声。屋顶的不同形状还是体现建筑风格的重要手段。屋顶由四部分组成,即屋面、保温(隔热)层、承重结构和顶棚。有些建筑可不设置保温(隔热)层或顶棚。屋面是屋顶的面层,它暴露在外面,直接受自然界(风、雨、雪、日晒和空气中有害介质)的侵蚀和人为(上人和维修)的冲击与摩擦。因此,屋面材料和做法要求具有一定的抗渗性能、抗摩擦性能和承载能力。保温层是寒冷地区冬季防止室内热量过分散失而设置的构造层;隔热层是炎热地区夏季防止太阳辐射热进入室内而设置的构造层。保温层或隔热层应采用导热系数低的材料,其位置多设置在屋面与顶棚之间。承重结构是承受屋面上传来的荷载及屋面、保温(隔热)层、顶棚和承重结构本身自重的结构层。承重结构形式的选择是根据屋面防水材料特点、房屋空间尺度、结构材料的性能以及整体造型的需要而走。因而形成了平屋顶、坡屋顶、曲面屋顶等形式,这些形式又可通过梁板、屋架、网架、壳体、悬索等结构类型形成,不同的结构形式可采用木材、砖石、钢材、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成。顶棚是屋顶的底面,有直接抹灰和吊挂两种,可根据房间的保温(隔热)、隔声、观瞻和造价要求选择顶棚形式和材料。屋顶的组成见图6-1。坡屋顶、平屋顶和曲面屋顶的构造组成有什么异同?二、屋顶的设计要求和坡度屋顶设计包括结构选型、确定排水坡度、选择屋面防水材料、选择保温或隔热做法、选择顶棚做法等内容。最佳的设计应是能满足坚固耐久、排水通畅、防漏可靠、保温或隔热达标、造型美观、室内视感舒适等。同时还应做到自重轻、构造简单、取材方便、便于施工和造价低廉。其中最主要的是排水方式的选择和防水构造的合理。说到底,任何形式的屋顶,首先不能漏雨。这方面虽然有施工质量的因素,问题是从设计上应首先在防止漏雨方面给予技术保证,也就是说,尽量不选择容易漏雨的屋顶形式和防水材料做法。屋面排水坡度的表示方法常用的坡度表示方法有角度法、斜率法和百分比法。斜率法以屋面倾斜面的垂直投影长度与水平投影长度之比来表示;百分比法以屋面倾斜面的垂直投影长度与水乎投影长度之比的百分比值来表示;角度法以倾斜面与水平面所成夹角的大小来表示。坡屋面多采用斜率法,平屋面多采用百分比法,角度法应用较少。屋面坡度的形成方法屋面坡度的形成有材料找坡和结构找坡两种做法。(1)材料找坡--指屋面坡度由垫坡材料形成。平屋顶材料找坡宜为2%。(2)结构找坡--是屋面结构自身应带有排水坡度,平屋顶结构找坡宜为3%。影响屋面坡度的因素屋面坡度是解决漏雨问题的关键之一。一般说,坡度大,排水通畅,积水少,不易漏雨。但坡度超过了限度,会使屋面材料下滑、开裂以致跌落;反之坡度偏小,屋面防水材料相对稳定,但排水不畅、积水多,极易在屋面防水材料的接缝处渗漏。所以说,屋面坡度的确定,是根据屋面防水材料的形状、幅面宽度、单片厚度、搭接长度、接缝做法、表面光滑程度等条件为依据。具体说,屋面防水材料单片的厚度愈小、幅宽或长度愈大,则搭接长度愈小,接缝做法愈封闭,表面愈光滑,其屋面坡度要求愈小。如油毡的幅宽约为1000mm。其单片厚度仅为1~2mm,搭接80~120mm,接缝处用沥青粘合,这种屋面的坡度仅为1%~5%。其中,油毡上铺设面砖时,捧水通畅,坡度可为1%~2%;如铺设小石子时,排水受阻,坡度应为2%~5%。油毡屋面如果坡度大于10%,则由于阳光曝晒,屋面温度提高,将引起沥青融化,油毡下滑而相互脱节,引起渗漏;如果屋面坡度小于限定数值,则会造成排水不畅,积水过多,也是造成渗漏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