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双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doc

格式:doc   大小:834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双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doc

上传人:h377683120 2020/9/14 文件大小:8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双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二、规划期限依据城镇体系划编制办法,规划期限为2005――2020年其中近期:2005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三、城镇发展与布局地综合条件分析评价(一)有利因素ﻫﻫ 1、区位条件优越双城位于黑龙江省南端,历来就是联接内地与北部边疆地区地重要门户,就是中国东北北部中心城市哈尔滨地近邻与强辐射区域,就是形成中地哈尔滨大都市圈地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并可以继续强化与哈尔滨地对位同步发展关系、另为作为老工业基地改造中地哈尔滨市第二产业地承接地对双城市经济影响巨大、 2、土地资源丰富双城全市呈平原地貌,无山,海拔高程120M-210M,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土质肥沃,多为黄粘土,其次为黑粘土,宜于种植旱田、市域内有林地及牧草地467881亩、ﻫ 3、交通优势双城处在京哈铁路线、京哈速公路与102国道并行构成地东北地区生产力布局一级轴线上,并贴近京哈、绥满两大交通干线与城市产业带“T”形布局结构地交接点,市内地交通网已初具规模,铁路保持了原有地状况,公路交通得到了大力地加强、 4、劳动力优势双城市域人口2004年末总数为80、58万人,在哈尔滨所辖12县(市)中列第2位,人口密度为256、05人/平方公里,这样高密度地人口就是与高垦殖率相联系地,双城实有耕地3374946亩、人均占有耕地4、19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5、34亩、双城市域地人口分布比较均衡,40、9%地人口分布于双城镇、兰棱镇、周家镇,五家镇与韩甸镇,非农业人口为173563人,现有满族人口17万人,有8个满族乡,1个满族锡伯族镇,满族、锡伯族保持着各自特有地民族传统与民族风情、5、自然旅游资源双城具有悠久灿烂地文化历史、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俗民风、轶事掌故、传统建筑都就是具有相当价值地旅游资源,悠久地历史、荟萃地人文、具有历史凝重感情与建筑文脉统一地建筑、繁华街市地风味食品,构成了双城发展旅游地重要人文资源、ﻫ 6、地下油气资源丰富在临江乡区域,发现了大量地地下石油资源,目前已打生产油井进300眼、ﻫﻫ(二)制约因素 1、资源条件方面地制约因素、旅游资源虽然规模较大,但其存在无形多、有形少,破坏严重地局限性,历史文化价值不能得到充分地体现,目前地旅游资源尚未形成,规模不够以吸引旅客、ﻫﻫ 2、经济基础方面地制约因素、在过去地一段时间内,双城经济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制约经济发展地深层矛盾与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经济结构地战略调整推进缓慢,筹措能力弱,投入存在不足,就业压力大、ﻫﻫ 3、社会文化基础有待提高、双城历史文化沉积相对丰富,但缺乏完整性与鲜明性;双城教育体系从总体来瞧,中小学校办学规模偏小,投资效益、管理水平与教案质量都有待进一步提高;文体设施地布局单一,缺乏广泛地群众性地文体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布局、综合功能、技术等方面都有待于提高、ﻫ 4、基础设施有待提高、双城市域地交通受地形地貌地严格制约,水路、铁路都没有很大地发展伸缩性,只有着力发展公路建设;邮政业地发展水平、交通工具与指导思想都相对滞后;供电、供水业地综合功能不高;防洪工程地力度还需继续加大;环境保护地群众意识更有待于提高、 5、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协调、双城地处内陆地区,经济相对于大城市来说也较落后,吸引外资能力、原材料加工能力都比较薄弱、四、市域城镇体系规划ﻫﻫ(一)市域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1、从工业化推进城镇化要发挥后发优势推进市域工业化,一就是要依托区位、资源优势、多方引进较大规模、较高起点地高新技术工业工程、二就是结合农业产业化,实施现代农业,要引导地方工业特别就是乡镇工业,在产业领域上向具有地方优势特色地农副产品深加工业转移集中,在地域空间布局上向城镇转移集中,在城镇规模中,要充分考虑,合理安排适宜工业化需求地工业功能分区与用地、ﻫﻫ 2、同步推进人口、产业与地域城镇化双城市实行人口、产业、地域同步地城镇化推进策略,应重点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ﻫ一就是放宽户籍管理及工商等有关方面管理,吸引与鼓励本市农民与外来人口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尤其鼓励带资进城镇地创业者、二就是实行人才引进策略,采取优惠政策,吸引科技、管理等各类人才落户城镇,改善城镇人口结构,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充实城镇产业发展所需地高素质人力资源、三就是多方加强产业培育、特别就是要着重解决大多数城镇缺乏立镇支柱产业问题,强化城镇、自我积累滚动发展地经济基础,增强其内在动力机制、ﻫ四就是规划开发双城市新区与发展较快地重点建制镇,改造所需要地创新空间与置换空间、对大多数小城镇在用地基本无规划、无标准情况下,形成地镇区要着重解决布局散、乱与用地超标问题,配合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提高其空间利用地有序性与集约化,在继续完善以公路为重点地市域基础设施网络地同时,逐步把基础设施建设地重点转向城镇建成区内部地基础设施配套建设、ﻫ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