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6
文档名称:

地震勘探方法原理.ppt

格式:ppt   页数:9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震勘探方法原理.ppt

上传人:1322891254 2016/4/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震勘探方法原理.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地震勘探方法原理实质: 以地壳中不同岩、矿石之间弹性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特性,探查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主要用途: 探查油气田地质构造、煤田盆地,深部构造和区域地壳构造,水、工、环境地球物理调查。很少用于金属矿勘探。特点:高精确度、高分辨率、大穿透深度。条件:具有规则的岩层分界面。方法:激发地震波——测量震波从震源到检波器时间——由旅行时、速度重建地震波路径——构造分析、地层分析、岩性分析。折射波法:波的主要沿两个岩层的分界面传播,传播路径近似水平。反射波法:波先向下传播,后反射回地表,传播路径基本是垂直的。 (1) 弹性介质弹性与塑性: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外力取消后,物体能迅速恢复到受力前的形态和大小, 这种性质称为弹性。反之,若外力取消后,物体仍保持形变后的某种形态,不能恢复原状, 这种性质称为塑性。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 弹性性质与空间方向无关的称为各向同性介质,反之称为各向异性介质。均匀介质和连续介质:速度值与空间坐标无关的称为均匀介质,反之为非均匀介质。波的速度值是空间坐标的连续函数的介质称为连续介质。 (2) 应力、应变与弹性参数应力与应变: 单位长度所产生的形变称为应变。单位横截面所产生的内聚力称为应力——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杨氏模量和泊松比: 应力与应变的比值称为杨氏模量 E(拉伸模量)。介质的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的比值称为泊松比σ。杨氏模量 E 和泊松比σ是一对表示介质弹性性质的参数: 负号表示横向与纵向应变方向相反。 l l d d l l S FE???????体变模量К和切变模量μ:任何复杂的形变均可分为体积形变和形状形变两种简单的形变类型。这两种简单形变的应力与应变的比值分别称为体变模量К(压缩模量:压力与体积变化之比)和切变模量μ(刚性模量:切应力?与切应变?之比)。???????V V P切变模量( 刚性模量) μ的表达式说明: μ越大,切应变?越小。对于液体, μ=0 ,即液体不产生切变,只有体积变化。???????V V P拉梅系数: 由胡克定律,应力与应变之间存在线性关系,由线性方程组表示,出现 36 个弹性系数。对于各向同性均匀介质, 这些系数大都对应相等,可归结为应力与应变方向一致和垂直的两个系数λ和μ(切变模量), λ即为拉梅系数。??3 2???拉梅系数λ是为了简化数学运算引入的参数, 它与杨氏模量 E 、泊松比σ、体变模量К、切变模量μ组成决定各向同性均匀介质弹性性质的五个重要参数。这些参数表示介质抗形变的能力,其数值越大,表示该介质越难以产生形变。只要知道其中两个就可求出其余三个: ??????????????? 3 2 )1(2 3 23 )(2 )23( ?????????????E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