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
文档名称:

乡居历史的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1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乡居历史的论文.doc

上传人:cxmckate1 2016/4/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乡居历史的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精品文档 Word 可编辑值得收藏------------------------------------------------ ---------------------------------------------------- 精品文档值得收藏----------------------------------------------------------- 1 乡居历史的论文/h1 从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延续到民国时代, 地主由乡村向城镇的移居, 可以说是一股不大不小、不急不慢的潮流。学术界关于这一现象对农村土地使用方式的影响作出了合乎逻辑和实际的解释; 但是对离乡城居地主个人生活的变化则语焉不详, 而追求生活享乐则是对他们最为概括的描述。笔者认为这一陈式化的看法失之于研究的笼统, 因此希望通过个案的分析, 对乡居、镇居和城居地主日常生活的社会和空间范围的比较研究, 探讨发生在离乡地主身上的真实变化, 这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地主离乡这一现象可能有一定的启示。一资料说明关于研究资料,《颐贞楼日记》手稿本一册, 现存吴江图书馆古籍部, 记录时间从中华民国三十三年一月一日(1943 年阴历 12月6日) 至同年四月十六日(1944 年阴历 3月 26日),记录地点为吴江同里镇。《日记》未署名, 笔者以日记中提到的人物为线索, 走访了目前唯一健在的退居同里镇的王稼冬( 日记中记作王家栋) 老先生, 在当地热心人士王师夷先生的帮助下,我们从王家栋老先生那里获得了有关的信息。日记作者, 姓金, 名明远(1899-1957), 字仲禹, 号东柳醉侯, 同里人, 是一个拥有田地千亩上下的地主。 40 年代初, 他由同里镇北边的章家浜金氏老宅, 举家迁居镇区东柳圩, 并在此建造了镇上第一座二层西式小楼——颐贞楼。本册日记是他移居颐贞楼期间, 在同里镇上三个多月的生活日记, 反映了镇居地主的日常生活。-------------------------------------------- 精品文档 Word 可编辑值得收藏------------------------------------------------ ---------------------------------------------------- 精品文档值得收藏----------------------------------------------------------- 2 《柳兆薰日记》, 见于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 年出版的《太平天国史料专辑》。记录时间从咸丰十年(1860) 三月到同治四年(1865) 闰五月, 记录地点有吴江黎里大胜港村和上海县两处。柳兆薰又名时安, 或莳庵, 为吴江汾湖柳氏第九世子孙, 近代着名进步人士柳亚子的曾祖父, 据《说明》, 他拥有土地三、四千亩(注: 《太平天国史料专辑》,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年, 第 98页。), 又据日本学者稻田清一的推算, 其土地合计共有二千七百四十余亩(注:(日) 稻田清一着, 张桦译《清末江南一乡村地主生活空间的范围和结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6 。)。柳兆薰自祖父柳 xiù@①起迁居大胜港村, 是一个乡居地主; 但是, 在太平天国占领吴江期间的同治元年七月, 柳兆薰举家离开大胜港村避居上海, 在上海他至少呆到了同治二年三月, 又做了一把城居地主。虽然在上海, 他以暂住区别于常住, 即不同于相对固定的城居地主, 但这种不同可能更多地表现在对未来某些事务的决择上, 而日常的生活方式与一般的离乡城居地主不至有太大的差别, 而乡居与城居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反而可以形成更为鲜明的对照。因此, 他在大胜港村的日记反映了乡居地主的日常生活; 同样, 他在上海的日记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居地主的日常生活。关于研究时段, 由于《颐贞楼日记》只留下了民国三十三年最初 107 天的记录, 这就给我们的研究规定了一个时间期限。考虑到比较研究的对象在时间跨度上的相对一致和时节内涵上的相对一致, 有助于研究的内容更具可比性, 加上传统社会时期年月四时季节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我们对《柳兆薰日记》作了如下的取舍: 咸丰十年十二月六日至咸丰十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阴历 1861 年 12月6日—— 1862 年3月 26日)这 107 天的日记为分析柳兆薰乡居时的主要依据; 同治元年十二月六日至同治二年三月二十六日( 阴历 1863 年 12月6日—— 1864 年3月 26日)这 107 天的日记为分析柳兆薰城居的主要依据。上述研究的时限虽然略显短促, 但是传统时代, 无论在乡村、市镇还是县城, 一年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