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高三历史知识点单元复习训练题11.doc.doc

格式:doc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高三历史知识点单元复习训练题11.doc.doc

上传人:xcweywk961 2016/4/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高三历史知识点单元复习训练题11.doc.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专题过关检测( 时间: 45 分钟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30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而西周末年诸侯国之间“夺田”、“争田”现象不断发生,这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土地成为决定财富的关键,因此“夺田”、“争田”的现象不断出现。答案 D2. 我国古代的一些著作中多有关于农业的叙述,如《荀子·王制》:“凡农之道, 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上农》: “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B 项概括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而 A、 B、 D 三项只反映了四则材料中某一则的特点。答案 B3.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解析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出现烟草、木棉等经济作物,并且其利润高于农业,这充分说明了当时该地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结构发生变化,但并不能反映出农业经济的衰退。农产品加工业兴起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 ()。 ,既有曲辕犁又有纺车,此题应该理解为考查的是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男耕女织。所以应该选择 C项。答案 C5. 南宋范成大诗曰: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诗句中反映的信息不包括()。 “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可判断 A、C两项正确;从种植的“桑”“麻”,可判断 D项正确;古代小农经济容易受到天灾、苛政、战争等因素影响,具有脆弱性,只是一种低水平下的自给自足。答案 B 6. 明代张居正说: “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种农商并重的言论()。 年是我国干支纪年体系中的龙年,下图为我国银行系统发行的银行卡和纪念币,这些具有浓重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现象根源于()。 D 项说法明显错误, A、B 项内容从属于“农耕文明”的内涵,故答案为 C。答案 C8. 据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三《夜市》记载: (南宋)临安(今杭州)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根据记载我们可以得到的确切信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