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毕业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毕业设计.doc

上传人:新起点 2020/9/16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毕业设计.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概述第一节:产品介绍乙酸苄酯:分子式:C9H10O2 分子量:(℃):- 沸点(℃):216 相对密度(水=1):--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饱和蒸气压(kPa):(45℃) 闪点(℃):102 引燃温度(℃):461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不溶于甘油。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酯类香料,常温下是无色透明油状的液体,具有强烈的茉莉和铃兰花香,可用作食用香料,在茉莉、百兰、风信子香精中起主香剂作用,作为协调剂应用在玫瑰、橙花、紫丁香等香精中;也可用于食品添加剂,还是醇酸树脂、硝酸纤维素、染料、油脂、印刷油墨等的优良溶剂,该产品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是应用广泛的精细有机化工产品,作为合成香料工业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之一。第二节:原料介绍乙酸钠:分子式:CH3COONa 分子量: PH(50g/L,25℃):~ 密度:, 三水醋酸钠的熔点:58℃无水醋酸钠的熔点324℃。自燃点:℃,无色无味的结晶体,在空气中可被风化,可燃。溶于水和乙醚,微溶于乙醇。123℃时失去结晶水。但是通常湿法制取的有醋酸的味道。水中发生水解。显碱性。用途:用于印染、制药、摄影、电镀等,也用作酯化剂、防腐剂等。氯化苄:又名苄基氯、苯氯甲烷、苄氯,是苯的一个氢被氯甲基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它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化学式:C6H5CH2Cl, 分子量: 熔点:-43℃沸点:℃相对密度: 折光率:,氯化苄在通常情况下为无色或微黄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有催泪性。与氯仿、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混溶。不溶于水,但可以与水蒸气一起挥发。水解生成苯甲醇。在铁存在下加热迅速分解。有毒!可燃,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或与氧化剂接触有爆炸燃烧的危险。四丁基溴化铵:又名:TBAB、TBA溴化物、四正丁基氨基溴化物、溴化四丁铵,N,N,N-三丁基-1-丁铵溴化物分子式:C16H36BrN 分子量: 熔点:103-104°C 性质:纯品为白色晶体或粉末,具有特殊气味,在常温、常压下稳定。溶于水、醇和丙酮,微溶于苯。水溶性600g/L(20°C)。用途:是一种有效的相转移催化剂。吸入、摄取和皮肤接触有毒,对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有刺激。:乙酸苄酯生产方法的选择和流程设计第一节:生产工艺流程说明及操作步骤乙酸苄酯合成方法有以下4种:(1)苄醇与醋酸用硫酸做催化剂直接酯化合成乙酸苄酯,此法污染环境,后处理费用高,收率低。(2)氯化苄和过量醋酸钠在氧化铜或汞盐等的存在下加热反应制得。此法污染大,收率低,成本高。(3)氯化苄和醋酸钠用冰乙酸作溶剂进行反应,但反应后的溶剂不能回收,造成浪费。(4)氯化苄和醋酸钠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因此选择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乙酸苄酯。1生产原理氯化苄和醋酸钠在相转移催化剂(PTC)四丁基溴化铵作用下酯化生成乙酸苄酯,PTC分子式可简记为Q+Br-,反应式如下:相转移催化作用原理如下:溶解于水相中的相转移催化剂(PTC)季铵盐Q+Br-与醋酸钠交换负离子,然后以离子对形式Q+CH3COO-进入有机相,这样就把负离子CH3COO-带到有机相中,在有机相中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