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通信工程基础学习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通信工程基础学习论文.doc

上传人:ttddou01 2016/4/9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通信工程基础学习论文.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目录 CONTENTS 课题名称通信工程小学期论文一通信概述二信息论三光纤通信四 3G 网络五数字通信六个人学****心得一通信概述通信就是传递消息。古代的消息树、烽火台和驿马传令,现代的文字、书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遥控、遥测等都是消息传递的方式或手段。实现通信的方式很多,随着社会的需求、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的通信越来越依赖利用“电”来传递消息的电通信方式。由于电通信迅速、准确、可靠且不受时间、地点、距离的限制,因而近百年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当今在自然科学领域涉及“通信”这一术语时,一般均是指“电通信”。我们通常把文字、语言、数据、图像等等都看成是“消息”的集合, 这些消息集合具有一定的统计特性或概率特性,因而将“信息”定义为对消息统计特性的一种定量描述。更具体地说,当人们得到消息之前,对它的内容有一种“不确定性”,信息就是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定量描述。当人们得到消息后,若消息所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小,就认为这个消息带给他的信息量越大。可见, 信息的量值与消息所代表事件的随机性或事件发生的概率有关。电话网就是把程控交换机通过传输设备相互连接起来,从而来实现任意两个用户之间的语音通信的通信网络。程控交换机是一种电路交换机,所谓电路交换就是指经过呼叫,在两个用户之间建立起一条 64kbit/s 的电路,以此电路为基础,实现用户之间的语音通信。对于数字通信系统,有效性可用信息传输速率来衡量。信息传输速率定义为每秒钟所传的信息量, 其单位是 bit/s( 比特/秒)。对二进制信号,当0、1 取值等概率时, 一个二进制码元所含的信息量为 1bit ,所以,二进制信号信息传输速率就等于每秒钟传输的码元数。信息速率常称比特率, 如比特率为 1200bit/s , 意味着每秒传送 1200 个二进制脉冲。当信道一定时,信息速率愈高,有效性也就愈好。为了提高有效性,可以采用多进制信号传输,此时,每个码元携带的信息量超过 1bit 。例如,对于四近制码元,一个码元所含的信息量为 2 bit 。将每秒钟传输的码元数,称作码元传输速率。码元速率的单位为 Bd (波特) ,码元传输速率又称作波特率。电信管理网的组成:网管中心、网络单元、数据通信网通过数据通信网, 网管中心和网络单元得以实现连接, 网络单元的事件报告和其他数据信息通过数据信道传送到网管中心的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系统进行存储和处理,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终端对网络单元进行操作和配置。电信管理网是具有标准结构、标准接口、标准协议的管理网络。通过 Q3 接口连接计算机系统和被管设备, Q3 接口的协议是一个按照 OSI 标准设计的包含七层的满栈协议,其中下面三层是数据通信协议,第四层是端- 端控制协议,第七层应用层协议主要是网络管理协议。按照 Q3 的标准设计和开发网络管理系统才能保证各种不同的网管系统之间的一致性和互通性。通过 TMN 可以对电信网的故障、性能、配置、计费和安全等五个方面进行管理。通信协议——通信双方的两个实体之间一组管理通信协议的主要功能:分段和组装应用实体之间以消息的形式或者以连续数据流的形式发送数据, 较低层的协议需要把数据分为较小的,长度受限的数据块,这个过程称之为分段。流量控制——指接收实体对发送实体送出的数据单元的数量或速率进行限制。流量控制最简单的形式是停止- 等待程序。在这个过程中, 发送实体必须在收到送出的一个 PDU 的确认信息之后,才能送出下一个新的 PDU 。差错控制——差错控制技术用来对协议数据单元中的数据和控制信息进行保护。大多数是用校验序列进行校验,在出错的情况下对整个 PDU 重新传输。 1 、物理层( physical layer ) 是最低层或第一层,主要功能是完成相邻结点之间通信线路上原始比特流的传输。物理层的设计主要涉及物理层接口的机械、电气、功能和过程特性,以及物理层接口连接的传输介质等问题。物理层的协议产生并检测电压以便发送和接收携带数据的信号。典型的设计问题有: 信号的发送电平、码元宽度、线路码型、网络连接器插脚的数量、插脚的功能、物理连接的建立和终止以及传输的方案等。 2 、数据链路层( data link layer ) 主要功能是: 1) 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 即完成网络中相邻结点之间可靠的数据通信。链路层设计包括:将从网络层接收到的数据封装成特定的可被物理层传输的帧,并按顺序传送各帧,数据出错校验、协调共享媒体的使用以及编址。 2) 为了防止高速发送方的数据把低速接收方“淹没”, 需要流量控制机制使发送方得知接收方还有多少缓存空间。为了控制方便,流量控制常常和差错处理一同实现。 3 、网络层( network layer ) 主要功能是完成网络中主机间的报文传输, 使用数据链路层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