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多重耐药防控措施.docx

格式:docx   大小:69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多重耐药防控措施.docx

上传人:2024678321 2020/9/17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多重耐药防控措施.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多重耐药及防控措施一、多重耐药菌的定义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比如氨基糖苷类、β内酰***类、大环内酯类、***喹诺***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二、医院感染常见的多种耐药菌有哪些?医院感染常见多种耐药菌有:(一)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三)产超广谱β-内酰***酶细菌(四)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五)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六)多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三、几种耐药菌株名称缩写MRS——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VISA——耐万古霉素金葡菌/万古霉素中敏金葡菌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PDR-AB——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CR-AB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MDR/PDR-PA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RS—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CO—N—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PRSP——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ESBLS——超广谱β-内酰***酶四、:一旦检测多重耐药菌后,按危极值报告,在多重耐药菌登记本上做好登记并且及时电话报告临床科室医生及医院感染管理科。:接到微生物实验室电话报告后,下达实施“接触隔离”的长期医嘱并记录。:参照接触隔离要求,执行接触隔离措施并做好记录。:先行到检验科核实多重耐药菌的菌种名称、耐药情况;再到报告所属科室,了解管床医生对病情的介绍以及科室接触隔离执行情况等。多重耐药菌管理与处置流程微生物室检出多重耐药菌在多重耐药菌登记本上做好登记并且及时电话报告临床临床医生下达长期医嘱:接触隔离执行接触隔离措施记录五、如何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1、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2、加强重点环节管理。3、加大人员培训力度。(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3、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4、加强环境的清洁与消毒工作。(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1、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2、正确掌握病原学标本采样时机,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六、病房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后如何进行消毒隔离?采取以下消毒隔离措施:(一)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无条件单间隔离时,须作好床旁隔离。(二)床头设立醒目的蓝色“接触隔离”标志,病历夹及检查单左上贴上“接触隔离”标志并通报全科医务人员,防止多重耐药菌的交叉传播。(三)严格执行接触隔离措施。(四)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医务人员应相对固定,包括护工和保洁人员,查房、保洁等活动应该在其他患者之后进行。(五)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要求。(六)在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戴手套、穿隔离衣。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及时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液消毒双手。(七)病人所用医疗用品(如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输液架)等应专用。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