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山西分中心大学语文班级讨论总结.doc

格式:doc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山西分中心大学语文班级讨论总结.doc

上传人:机械CAD论坛 2011/11/18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山西分中心大学语文班级讨论总结.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山西分中心】大学语文班级讨论总结
山西分中心作为此次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的分会场,非常荣幸地现场聆听了王步高教授、白育芳老师的精彩讲座,大家普遍认为深受启发,收获颇丰,非常感谢组织和主持此次培训的各位老师!
山西分中心共有17位老师,其中山西金融职业学院、运城学院、太原理工大学阳泉学院各、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各派出2位老师参加培训,晋中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山西财经大学、太原师范学院、运城学院师范分院、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各派出1位老师,谨向支持此次培训的这些院校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0年4月17日上午,在接受了近一天半的紧张而有序的课堂培训之后,山西分中心的老师们围绕会议确定的议题,踊跃发言,畅所欲言,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现将班级讨论共识总结如下:
?
大学语文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门文化素质课程既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专业学习的基础性,在客观上也突出体现了在大学文科教育中的不可替代性。它具有文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情感性等特点,它以欣赏并学习我国各时代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外国的文学精品为主要教学内容,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大的文学价值,还能给学生以丰厚的文学审美滋养,而且能体现高尚的理想、人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深刻反映历史与现实社会生活中为人们所密切关注的问题,表现真挚的思想感情,智慧理性,审美价值并且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学家的创作个性。大学语文课程以道德至上的传统文化能够渗透学生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修养;以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能够促进学生自觉的社会责任感;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能够刺激学生磨练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这些都是文科教学的主要特色,而大学语文把这种特色最大功能化,使其屹立于大学文科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1)要合理定位。对于《大学语文》课程,大家在认识上必须合理定位。人为贬低和无限拔高《大学语文》课程的作用都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大学语文》课程就其性质来看,虽说是公共基础课,但它有读书明理的功能。读书明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所谓“读书明理”指的是读文学书,明做人之理。这也就是为什么自古以来文学既是中国人作为启蒙教育、人格教育的基础课,也是中国文人进入仕途的必修课的原因所在。文学的作用由此可以得到佐证。作为教材的改革者在编撰《大学语文》教材时就应该相应增加一些历代优秀的文学篇目,也就顺理成章了。由此也可看出《大学语文》在弘扬爱国精神、继承光大传统文化、发扬人文精神、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提高运用母语能力等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其它的课程无法取代的。因此,大学语文不但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也是文学鉴赏课和人文精神的传播课。
(2)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大学语文》教材建设要大胆创新,突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在指导思想上,首先是尽可能达到科学性与实用性、历史性与现代性、思想性与艺术性较完美的结合。其次是要以史带文,在文学史的框架内,以有关基本理论为先导,把具体作品作为例子,让学生在了解文学史纵向线索的基础上来完成作品横向方面的学习。纵横交错、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阅读、理解、欣赏以及表达能力的提高。第三是重树“大语文”视角,视语文为认识社会的有效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