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PHOTOSHOP CS6 强大的 3D 功能新版中的 3D 与旧版中的 3D 相比,无疑于发生了一场七八级的强震。即使熟悉旧版 3D 的老手,也需要细细琢磨体会,因为不仅仅是各个功能模块的逻辑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尤其是其操控方式的变化简直是天翻地覆;如果你是一个 PS 3D 新手,那么恭喜你了---- 因为所有的一切可以从零开始。本篇主要探讨新旧两版中的 3D 功能之间的巨大差异。一、交互渲染的机制显著不同 3D 中的渲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交互渲染,一种是输出渲染。就交互渲染而言,旧版中可以选择是依靠 GPU 来完成还是依靠 CPU 来完成, 而且如果选择 GPU , 则将无法渲染阴影、反射、折射等光线跟踪效果。如下图所示: 而新版中的交互渲染则只依靠 GPU 来完成,同时还将渲染阴影等光线跟踪效果。见下图: 渲染机制的这一重大改变, 意味着对显卡的要求更高了。首先要求显卡必须支持 OPEN GL , 同时还要求显卡的驱动程序更加强劲, 二者缺一不可。旧版中, 显卡不支持 OPEN G L 的话,仅仅是 3D 中某些基于 OPEN GL 的功能不能使用,但程序还是可以运行的;新版中, 如果显卡不支持 OPEN GL 的话, 程序根本无法运行。当你试图创建一个 3D 对象的话, 会弹出如下提示信息: 其大意是: 3D 功能需要图形加速功能的支持,显卡应该满足最低限度的要求,你或许需要检查显卡的驱动程度是不是最恰当的。当然,显卡仅仅支持 OPEN GL 仍然是不够的,如果驱动程序的功能不够强大,那么机器运行速度之慢是可想而知的,程序经常性的崩溃会让你抓狂无比。因此,在使用新版 3D 功能之前, 最好先升级显卡的驱动程序, 实在不行的话, 不妨重新换一块显卡。另外一个因素是系统的内存, 2G 以下的内存估计玩起来是很不爽了,如果有 4G 内存的话,玩起来应该是很惬意的。二、 3D 组件的内涵及组织方式发生了改变在旧版中, 3D 组件只包含网格、材质、灯光三类,这三类组件共同构成了 3D 场景。而在新版中, 3D 组件还包含了环境与相机两个组件,其中网格、材质、灯光、相机共同构成了 3D 场景,而环境则是独立于场景之外的另外一个专门的组件。旧版中的 3D 组件: 新版中的 3D 组件: 环境组件主要用于设置全局环境色以及地面、背景等基础要素的属性: 另外,组件的组织形式也有了新变化,当一个 3D 对象具有多个网格时,将自动创建一个网格夹( 类似于图层面板中的图层组); 当将两个 3D 图层合并后, 还会自动创建基于图层的网格夹,使得网格的组织更加条理: 三、各个 3D 功能模块进行了逻辑重组对各个 3D 功能模块进行逻辑重组是新版 3D 的重大变化之一。 1、对象、网格、相机、灯光共享同一组变换工具。在旧版中,各个 3D 组件分别拥有自己独立的变换工具,而在新版中,对象、网格、相机、灯光将共享同一组工具,使得逻辑上更加简洁和条理。 2、各个 3D 组件的属性设置不再在 3D 面板中设置,而是统一集中到属性面板中设置;另外,渲染设置和凸纹编辑等次级设置面板也被统一整合到属性面板设置。 3、强化了 3D 功能与 PS 内核程序的融合。(1)工具的融合 3D 变换工具被整合到了移动工具中。旧版材质的两个工具---- 材质选择工具与材质填充工具分别被整合到了吸管工具组与填充工具组中: (2 )属性设置的融合 3D 组件属性设置及渲染设置、凸纹编辑等次级设置面板与 PS 核心功能的调整图层、蒙板共享了属性调板: (3 )随处可见的 3D 入口旧版中,创建一个 3D 对象只有 3D 菜单和 3D 调板两个入口,而在新版中,创建 3D 对象的入口随处可见。任意一个普通图层的右键菜单: 选择菜单: 路径的右键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