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ppt.ppt

格式:ppt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ppt.ppt

上传人:xcweywk961 2016/4/10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大自然的语言课件.ppt.ppt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竺可桢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是分别怎样描写小草的吗? 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的”知道春天来了;从“暗黄色”知道冬天已经降临。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 将给大家解释其中的道理。导入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在台风、季风、气候变迁、农业气候、物候、自然区划等方面有开拓性的研究。主编了《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自然地理》等丛书, 是我国地理学和气象学界的一代宗师。作者简介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划出每小节的中心句。( 1-3 )( 4-5 ) ( 11-12 )( 6-10 ) 说明什么是物候, 什么是物候学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的重要性说明决定物候现象迟早的各种因素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整体感知三月的内蒙古草原三月的内蒙古草原三月的海南三月的海南纬度对物候的影响纬度对物候的影响经度对物候的影响经度对物候的影响四月的内蒙古草原四月的内蒙古草原四月的大连四月的大连 ,作者写四季时抓住了各季节的哪些特点?其中“萌”“次第”“渐渐”“簌簌”“载”等词用得准确生动,试说一说。春天, “冰雪融化”,“草木萌发”,繁花“次第开放”; 夏天, “植物孕育果实”; 秋天, “果实成熟”,“叶子渐渐变黄”,“簌簌落下”; 冬天,昆虫“销声匿迹”,到处“衰草连天”,“风雪载途”。“萌”,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态。“次第”, 表现了花开的次序,渲染春天的气息。“渐渐”,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簌簌”,模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肃杀。“载”,即充满,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中,能将“赶快种谷子”后面的句号改为逗号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杏花,桃花二者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中。再则,前一句说的是春季的物候,后一句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第三,前后两句句型也不同。 2. 快速阅读第三部分( 6-10 )“决定物候来临的因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课文在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时, 是按照由主到次的说明顺序来安排的,在行文上使用“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由主要到次要,由空间到时间的条理性来安排说明顺序的。这样安排言之有序,很有条理,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不同,有主有次,不能等量齐观。 ,还介绍了哪些内容? 物候和物候学的含义,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研究物候学有重要意义。理解古代诗歌中包含的物候知识。课后练习中也有一首古诗,同学们来分析一下,包含着怎样的物候知识。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高度的差异: “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原来古诗中蕴含着如此丰富的物候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