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浅谈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docx

格式:docx   大小:68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浅谈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docx

上传人:sssmppp 2020/9/26 文件大小:6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浅谈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浅谈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关键词】信、达、雅翻译标准辩证关系方法论一、刖吕纵观屮国和西方翻译史,翻译的标准历来是丰富多彩,众说纷纭,始终存在着争议,但总的来说,最有影响的还是严复提出的“信达雅”。虽然人们对此标准的理解和看法有所不同,但凡是谈到翻译标准的理论,始终没有脱离“信达雅”的范围,血且从总体丄来说,对严复的翻译思想持肯定态度,或是吸收了他的翻译思想后又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创新。他的翻译标准对现代的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影响巨大,“相信只要屮国还有翻译,总还会有人念此'三字经’! ”二、 严复与“信、达、雅”屮国在19、20世纪之交酝酿着一场文化巨变,同时一个翻译运动也应运而生,严复便是其屮代表人物之一。严复(1853-1921)是屮国近代学者和启蒙思想家,被誉为“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屮国人”。他的突出贡献在于大量翻译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学术著作,宣传民主与科学的思想。他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一书,被誉为“介绍西洋近世思想的第一人”,在社会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屮提出了“信、达、雅”的说法。“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故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毋庸置疑,“信、达、雅”却有其独到之处,但“信、达、雅”作为--种翻译理论独步屮国翻译界达100年之久却是在世界上绝无先例的。⑵三、 “信、达、雅”Z解读第一,严复本人并不以《天演论》汉语文本为翻译,而称之为“达旨S而其所以求“信”而外更求“达”、“雅”,是由于需要取得当时的读书人社会认可,以便向专制主义的屮国宣传西方的先进理论和思想。第二,严复最初提出“信、达、雅”并不是作为翻译标准提出来的,是在译《天演论》时,深感自己的局限,感叹了翻译三难“信、达、雅”,他本人并不真以“信、达、雅”为翻译的金科玉律,反倒是警告后來者不要学他,不要拿他“达旨”的译本做“口实”;第三,在鲁迅看来,严复并未把“信、达、雅”坚持到底。指出严译《天演论》系取法六朝的“达”而“雅”,后来的严译系转而取法“唐则以'信'为主”的翻译办法,因而很可能“粗粗的一看,简直是不能懂的”,可见其不“达”之甚,“雅”就更加无从提起。所以我们可以了解到,严复的思想也是有变化的,在以后的翻译屮已经在相当的程度上放弃了“雅”,改而以“信”为主,这些都表现在严译《原富》、《群学肄言沢《名学浅说》等作殆屮。£四、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和辩证关系从严复对信达雅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他所要主张的信是要意义不背本文”,强调了忠实原文的重要性;达是不拘泥于原文,使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达旨);雅是尔雅,用汉以前的字法、句法。这就是严复翻译标准的主要思想。⑷“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之所以到现在还影响很大,除了经受过时间、时代的考验,还在于这三者的合乎逻辑的关系,为译者所接受。严复首标“信”义,要求意义不悖原文,这是为翻译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翻译是一种再创作,但它与创作还是有区别的,不能不顾原文,一味臆造。所以,在翻译时,要强调信。“信”与“达”相辅相成。严复并非追求某种一•般科学的准确性或追求某种绝对的真理。在通常情况下,他坚持“信、达、雅”的翻译标准,而在特殊情况下,他又可能以“达旨”辅之,这些都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因此,直到现在仍然被广泛采纳。一个认真负责的译员在翻译吋应力求同吋做到这三条。正如鲁迅所说:“凡是翻译,必须兼顾两方面,一面当然力求其解,一面保存其原作的丰姿”。翻译能同时做到这三条是非常理想的。但在实践屮,常常出现“信”与“达、雅”之间相矛盾的情况。在不同领域,由于翻译作甜不同,要求不同,对这对矛盾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对这两方面会有不同的侧重。在翻译吋,要把“信”放在“达、雅”之前,同样要求译员不能够机械地狭隘地遵循“信,达,雅”的标准,要灵活地、因地制宜地运用。而且,严复所遵循的完全不是现行的狭隘的“信,达,雅”的翻译观。这同样体现了“信,达,雅”标准能够经久不衰的要旨。林语堂称:“忠实标准——译者第一的责任。”与此同时,尽量兼顾“达”、“雅”,使译文通顺,明畅,优美,做到译出的中文符合中文的习惯,像中文。译出的外文像外文,符合外文习惯。如果不能兼顾两方面,译文歪曲了原意,文字再优美,句子再通顺也没有用。另一•方面,文字晦涩,句子不通,译文难懂,也达不到传达原意的H的。“信”与“达”,“雅”是一对既统一•又对立的孑盾,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翻译时,应力求做到两者兼顾,使译文尽量符合“信”,“达”,“雅”三条标准。用五、 对“信”、“达”、“雅”的评价既然“信达雅”在屮国翻译史上具有如此重要、独特的作用,那么为何还有人对它持有异议呢?这是由两方而的原因造成的:一•方而严复的“雅”从今天的时代来看,确实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另一•方面也与一•些译者片面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