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篆书对联作品欣赏篇一:篆书各种形制的创作练习篆书各种形制的创作练习(一)中堂中堂因悬挂在厅堂正壁中央而得名。中堂的形制较为宽大,比斗方长,比条幅宽,其长宽比例大致为二比一或三比二,一般用四尺或六尺整张宣纸或长度稍短—一些的宣纸为宜。书写内容适宜表现恢宏和气势苍茫的题材或形式端正的整篇内容。此作诸葛亮《诫子篇》共86字,正文书写后,最后一行只剩2个字的空格,无法落款,只能另起一行落长款较为适宜。释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二)条屏条屏为条幅的组合,有四条屏、六条屏、八条屏、十条屏等,但必须是偶数。书写的内容可写一条内容,也可写一个专题的多个内容。要注意的是书写前后必须一直,整体协调。常见的条屏每条行数字数相等,惟末条因有落款可灵活变化。此作为陶渊明《归田园居》诗,末条屏因从整体考虑,故将其诗出处写进正文,只落名款,也较为统一。(三)条幅条幅指直挂的长方形字幅,形制和中堂一样取纵势,一般用四尺或六尺宣纸竖折对裁,即为两张条幅,也就是常说的四尺对开或六尺对开。条幅是参加展览、赠送友人最多、最普遍也最简便的一种表达形式,书写内容范围广泛,行气贯通。宜于发挥。此作为虞世南《咏蝉》五言绝句,正文三行,行八字,末行中段结束,下段落款。释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四)对联对联,又称“楹联”,是书法艺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传统幅式,也最适合于书写篆书和隶书。对联的内容要求非常严谨,必须是对仗工整的诗句和文句,而且上下联字数、大小、粗细、宽窄都要对应一致。用四尺宣纸对开裁,即成一副对联,也可用现成的瓦当对联纸。对联落款较为独特,单款落在下联即可,双款可分上下联落。上款落在上联正文的右侧,比正文略低;下款落在下联正文的左侧,也要低于正文。此幅对联作品只落穷款,也是一种形式。释文:石壁挂藤通篆意桐阴滴露聆琴声(五)横幅横幅,也称“横披”,是传统的书写形式之一,较适宜居室、书斋及厅堂悬挂。章法上要考虑到“横”的幅面要求,注意行与行之间的统一协调。字数少的横幅接近于匾额,应写得厚重、坚挺、有力。此作为王虚舟《论书剩语》一则,共50字,字数较多,创作这类作品应注意气势贯通,一气呵成。(六)斗方斗方因为形状像斗故名,形制为方形或近于方形。这种形式较适合悬挂于书房、走廊及较优雅的场所。斗方所书内容一般为诗句、格言及较短的诗文。斗方的布局有一定难度,书写什么内容,字法章法上有什么变化,要反复琢磨,避免呆板。此作是老子《道德经》五十九章摘句,第一句和第二句之间略空,“克”字最后一笔略有变化,有了虚实疏密对比,避免了画面布满塞足。(七)扇面扇面因其形同折扇、团扇而得名,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艺术形式,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扇面形式多样,有圆形、菱形、梯形等等,但主要是以扇形为主。扇面在章法上有其特点,字的中心位置须依扇的折行上半部宽的部分来写,内容较长的可用长短行间隔的方式安排,但必须有环转之势,才显得协调。此作语出《易经》,七个字,折出八格,末格落款。整个章法居上,清新淡雅,也还疏朗。篇二:近现代书画作品赏析近现代书画作品赏析艺术与传媒学院姓名:种超学号:101216113题目:黄宾虹书法作品赏析姓名:种超学号:101216113。关键词:黄宾虹;书法;人格精神黄宾虹(1865-1955),近现代画家、学者,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原籍安徽省黄山市歙县,生于浙江金华,成长于老家歙县潭渡村,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别署予向、虹叟、黄山山中人他的技法,行力於李流芳,程邃,以及髡残,弘仁等,但也兼法宋、元各家。所作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洗耳恭听练凝重,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显著的特色。他的书法“钟鼎”之功力较深。其画风苍浑华滋,意境深邃。被誉为“近代画家第一人”的黄宾虹,就绘画创作的艺术成就而言是当之无愧的大师,他集传统之大成的山水画,贯古通今的美学观,被艺林所钦。而他的书名却被画名所掩,相对而论知之者不多,欣赏得甚少,研究者更少。但只要细细品读黄宾虹的将篆法演入画法之论:“金石之家,上窥商周彝器,兼之籀篆,又能博览古今碑帖,得篆隶直行之趣,通书法于画之中,深厚沉郁,神与古会,以拙胜巧,以老取妍,绝非描头画角之徒,所能此拟。”“凡画山,山有云,欲其流行自在而无滞相也,故吾以钟鼎大篆之法行之,凡画山,山大必有小,欲其波之整而理也,故吾以斯翁小篆之法行之。”这充分说明黄宾虹先生用生动的自然变化去描述抽象的书法理论,将书艺之法则与自然相联系,深入浅出,高妙之极。宾虹的大篆最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