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网络层IPAR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doc

格式:doc   大小:4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网络层IPAR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miao19720107 2020/9/27 文件大小:4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网络层IPARP协议分析实验报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实验内容:网络层IP/ARP协议分析一、实验目的1、理解IP协议报文类型和格式,掌握IPV4地址的编址方法。2、分析ARP协议的报文格式,理解ARP协议的解析过程。二、实验设备安装有Ethereal软件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微机系统三、实验内容1、IP协议分析实验使用Ping命令在两台计算机之间发送数据报,用Ethereal截获数据报,分析IP数据报的格式,理解IPV4地址的编址方法,加深对IP协议的理解。2、IP数据报分片实验我们已经从前边的实验中看到,IP报文要交给数据链路层封装后才能发送。理想情况下,每个IP报文正好能放在同一个物理帧中发送。但在实际应用中,每种网络技术所支持的最大帧长各不相同。例如:以太网的帧中最多可容纳1500字节的数据;FDDI帧最多可容纳4470字节的数据。这个上限被称为物理网络的最大传输单元(MTU,MaxiumTransferUnit)。TCP/IP协议在发送IP数据报文时,一般选择一个合适的初始长度。当这个报文要从一个MTU大的子网发送到一个MTU小的网络时,IP协议就把这个报文的数据部分分割成能被目的子网所容纳的较小数据分片,组成较小的报文发送。每个较小的报文被称为一个分片(Fragment)。每个分片都有一个IP报文头,分片后的数据报的IP报头和原始IP报头除分片偏移、MF标志位和校验字段不同外,其他都一样。重组是分片的逆过程,分片只有到达目的主机时才进行重组。当目的主机收到IP报文时,根据其片偏移和标志MF位判断其是否一个分片。若MF为0,片偏移为0,则表明它是一个完整的报文;否则,则表明它是一个分片。当一个报文的全部分片都到达目的主机时,IP就根据报头中的标识符和片偏移将它们重新组成一个完整的报文交给上层协议处理。3、ARP协议分析实验Arp命令简介本次实验使用的Windows自带的Arp命令提供了显示和修改地址解析协议所使用的地址映射表的功能。Arp命令的格式要求如下:ARP-_addreth_addr[if_addr]ARP-_addr[if_addr]ARP-a[inet_addr][-Nif_addr]四、实验步骤1、IP协议分析步骤1:截获PC1上pingPC2的报文,结果保存为IP-学号;步骤4:任取一个数据报,分析IP协议的报文格式,完成下列各题:1)分析IP数据报头的格式,;:Default;ECN:)查看该数据报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他们分别是哪类地址?体会IP地址的编址方法。答:他们是C类地址;IP地址编址方法:把IP地址划分为三个类别,各种网络的差异很大,有的网络拥有很多主机,而有的网络上的主机则很少。把IP地址划分为A类、B类、C类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当某个单位申请到一个IP地址时,实际上时获得了具有同样网络号的一块地址。其中具体的各个主机号则由该单位自行分配,只要做到在该单位管辖的范围内无重复的的主机号即可。2、IP数据报分片实验步骤1:在PC1、PC2两台计算机上运行E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