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气象经济学论文.doc

格式:doc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气象经济学论文.doc

上传人:wenjun1233211 2016/4/11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气象经济学论文.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程论文一、结合气象服务产品的属性,探讨我国气象产业的发展路径经济学意义上的气象服务产品包括气象有形物品(如气象仪器设备)和气象无形服务(如气象信息服务、气象工程技术服务和气象科技综合咨询服务)(马鹤年等 2001 年)。不同的气象服务内容具有不同的产品属性,具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公共产品属性的气象服务产品称为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具备完全排他性和竞争性属性的气象服务产品成为私人气象服务产品。我国气象部门在 1985 年以前的工作重点为灾害天气预报,1985 年以后气象部门在做好公益性气象服务产品供给的同时,开始有了有偿气象服务,开始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化、有针对性的服务,跨越农业、建筑、运输、供电、化工等十几个行业,气象服务产品的服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纯公共品市场上,世界气象组织 40 号决议、我国的《气象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由我国提供的国际性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有 207 个基本天气站地面大气资料、 40 条船舶的气象资料、 88 个高空站探空资料、部分数值预报产品。同时, 30 多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我国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有了较大发展。目前,我国提供的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包括民航、农林水电盐业、海洋等部门自产的气象服务产品,社会气象中介产品,以及气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气象中等教育、气象出版和各级气象学会提供的气象服务产品。另外部分国家气象机构利用政府提供的技术、设施和初级产品作为资源而生产的有偿性气象服务产品,因其性质异于私人气象服务产品,也被视为我国提供的准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在私人气象服务产品市场上,我国有气象仪器装备以及有各种气象技术服务公司、气象信息服务公司提供的气象服务产品,也包括少数气象科技人员为获取报酬受聘于相关企业或单位而提供的气象服务产品。这些气象服务产品排他性和竞争性明显,并且作为提供这种气象服务产品的个体或集体,需要自筹进行气象服务产品生产的费用(罗红梅等 2007 )。我国私人气象服务产品服务发展较为缓慢,总体上处于比较初级的发展阶段。多年的实践表明,中国的气象服务产品依然处于市场化的边缘,其商品化水品很低,经济规模很小。无论是气象服务产品的数量,还是产品的服务手段、服务水平,与社会的日益变化和增加的需求都有较大的差距。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气象服务产品供给模式与英法模式较为靠近。但是我国气象部门内部还没有如英国、法国一样完全按市场规则建立起的规范的公司机制,缺乏竞争与激励机制以及成本与效益分析;并且国内还没有成熟的私人气象部门,只有一些国外气象公司驻中国的分公司与我国的气象部门在私人产品上竞争。这种气象服务产品的存在模式里市场经济的要求较远,不利于广大消费者得到优质服务,也不利于我国应对现在国际气象服务业市场的竞争态势。具体而言,我国气象服务产品的供给存在不足和低效的问题。由于没有私人部门进入气象服务领域,气象市场是由国家垄断提供,这就意味着,我国的气象服务产品市场时低效的,气象服务产品供给不足,缺乏特色,无法满足多元化的需求。目前,在我国的气象系统中,“12121 ”气象声讯台和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插播广告)是收益最好的两类气象服务产品,而行业和个人购买气象服务产品服务的收益仅占极小的一部分。因此,鉴于目前我国的宏观环境和气象服务产品市场的现状,建议采用类似于英、法两国为代表的以公益性产品服务为基础兼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