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4
文档名称:

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ppt

格式:ppt   大小:223KB   页数:1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ppt

上传人:changjinlai 2020/9/30 文件大小:22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记叙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包括主旨)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谈感受、启示等记叙文的阅读步骤1、阅读全文:运用“六要素”知识,对文章内容、作者思路等有一个全面感知。2、浏览考题:粗略了解考察内容。3、再读文章:与题目相关的内容仔细阅读。4、解决问题:找准答题区域,注意关键句、主旨句、抒情议论段。5、认定补充对考题做进一步审视,并对所做答案进行认定、补充。题目::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题目:?1、可用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2、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题目:①找出标题中的关键词语,先回答它字面上的意思,即其本意。②联系文章的主旨,说出这个词语的寓意,便可得出其深层含义。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①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②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③形式新颖,吸引读者;④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答题时根据需要,不必四个方面全写)题目:::描写方法+效果顺叙:按时间发展,有条有理。倒叙:1、强调。2、制造悬念。3、情节富于变化,吸引读者。插叙:1、补充内容,丰富情节。2、照应上文,或为下文铺垫。《背影》第六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作用。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答:采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走”“探”“穿过”“爬上”“攀着”“缩”等动词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父亲穿过月台为我买柑橘的艰难。题目::1、开篇点题;2、总领全文;3、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4、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记叙文中间句子的作用: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记叙文结尾句子(段)的作用:1、篇末点题;2、总结全文,深化中心;3、首尾呼应(照应前文、照应标题);4、点明中心,升华主题;5、令人深思,给人惊醒(启示)或留有思考的余地(回味无穷)。题目:①从句子的某个词的角度②从修辞的角度③从人物描写的角度④从景物描写的角度⑤从表现手法的角度⑥从主旨角度(看看这句话是不是议论或者抒情的句子)⑦从结构上是否起重要作用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自然环境或者社会环境*环境描写的作用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展示社会背景b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c为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d突出主题答题模式采用……环境描写,写出了……作用鲁迅《故乡》“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缝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请简析上面一段文字的表达效果答: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故乡悲凉萧条的气氛,烘托“我”悲凉失望的心情,为下文“我”回到故乡看到的故乡的人和事发生的变化做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