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医改心得体会新医改学习的心得体会有些东西只有学习了才会真正了解,有些政策方针也只有切身体会了才会了解其深刻的内涵。今年来人们关注最多的一项政策就是新医改政策,特别是我们从事医疗行业的人,更是感触更多。新医改方案携弃了此前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做法,承诺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不断增加投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首次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绝大多数媒体和群众对这份《意见》都充满了巨大信任和热切期待。新医改犹如一座大厦,有其支撑的四梁八柱。四梁即:1、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2、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3、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4、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而八柱即:1、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2、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运行机制;3、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4、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5、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6、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保障机制;7、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8、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新医改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十二五中强调”医改工作,卫生部门必须及早谋划,在创新机制上下功夫。为此,必须继续坚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继续坚持医改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工作方针和维护与增进人民健康的宗旨,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为核心,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形成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还强调,“十二五”期间,卫生领域要致力于加快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力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服务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通过继续增加公共投入、严格控制费用增长、改善卫生总费用结构,进一步降低群众负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把提高作为衡量改革成效的最终标准,使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新医改中我们强调落实好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是新医改能否落实到位的关键性、经济性的基础。在落实新医改过程中,仅仅倡导公益性口号是不够的,还应该强化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特别要将新医改效果和财政投入责任的落实,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察范围,落实得好,就是优秀政绩;新医改效果不够好,就可以认定是不合格。依此推动地方政府责无旁贷的财政投入责任,淡化公司化倾向,履行守夜人职责,让新医改切实成为群众“健康的保护神”。学习新医改心得体会09年4月6日,备受关注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经新华社发布。《意见》全文13000余字,共分六个部分,包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等。新医改方案按弃了此前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做法,承诺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不断增加投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意见》首次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绝大多数媒体和群众对这份《意见》都充满了巨大信任和热切期待。落实好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是新医改能否落实到位的关键性、经济性的基础。新医改方案有五大看点: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未来3年,国家将使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大公立医疗保险的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两项医保的最高报销水平已经锁定,为人均收入的6倍。加大对尚未纳入医保人群的关注,如国家将增加投入重点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等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混合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的医保问题;大学生被纳入医保。破解“看病贵”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控制药价,而是在建起医保制度后,把报销水平提上来,让大家觉得看病相对不贵。数据显示,新农合目前补偿率还不到30%,按国际惯例,补偿率提高至70%以上才能真正成为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未来投入仍有很大空间。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基本药物的“定点生产”改为“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制定零售价”修改为“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指导价格内,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即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在基本药物使用上,由“全部使用”改为“全部配备和使用”,尊重医生和患者的用药选择权。目前,基本药物定价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