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学术评价:量化指标介绍学术评价在过去的50年里,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成果之是提出了评价个人、机构及学术期刊水平的一些指标,这些指标被科研管理机构、图书馆员、出版商和研究人员广泛使用。应用这些指标来研究作者、出版者及文献使用之间的关系和模式已经被学术界广泛认可。由于学术评价研究越来越向以定量评价为基础的趋势发展,所以评价个人、机构及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除了用论文的质量和数量做指标外,人们更看重的是文献之间的引用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如:著名的三大索引库(SCI、EI、CPCI),、SCOPS被引次数(荷兰Elsevier公司开发的文摘引文数据库):影响因子ImpaceFactor(工F)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的SCI数据库所采用评价期刊的指标影响因子提供了一种方法,通过此方法,能够衡量期刊的质量,并赋予期刊排名的先后次序。目前影响因子在很大程度上扮演者行业标准的角色。(IF)学术界最为著名的综合性科技文献数据库之《科学引文索引》(SCI),对所选期刊有较高的标准,并实行动态筛选机制,因此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常被认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了进一步区分不同期刊,ISI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又推出了用于期刊定量评价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IF)定义:若论文A被论文B在文中提及,或A中的结来○方法等被B采用,则A的学术价值得到了体现这在SC数据库中表现为A在B的参考文献中出现称为引用。工S工提出的衡量期刊学术价值的指标称为影响因子(impactfactor),期刊J某一年度的影响因子IF的计算方式是:影响因子=(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总数)。(IF)定义中的合理因素心由于SC对所选的期刊有较高的标准,并且实行态筛选机制,因此在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常被认为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同时,由SCI派生的影响因子在科研评价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令根据影响因子的算法,一个期刊的水平正是由它发表的文章所体现的,文章水平越高,对社会贡献越大,说明这篇文章价值越大,而发表这篇文章的期刊水平也越大。那么影响因子的定义正是体现了这个期刊的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影响因子的定义有其合理的因素,它通过文章引用来体现文章价值,期刊价值又由文章价值反映。,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可参见任胜利,王宝庆,郭志明等发表在《科学通报》上的"应慎重使用期刊的影响因子评价科研成果”一文文中分析了影响因子中不合理的因素,包括没有考虑时间因素,源期刊库的缺陷,学科性质的差异,期刊的影响因子与论文被引证频次之间的关系,引文行为的不确定性作者排序的差异等上述因素对期刊影响因子分别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影响,使得期刊影响因子的算法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CR。]CR对包括SC收录的3500科期刊在内的4700种期刊之间的引用和被引用数据进行统计运算,并针对每种期刊定义了影响因子(ImpactFactor)等指数加以报道。种刊物的影响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载的文献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说明这些文献报道的研究成果影响力大,另方面也反映该刊物的学术水平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统计数据及计算的影响因子等指数,而成为一种期刊评价工具。图书馆可根据]CR提供的数据制定期刊引进政策;(highlycitedindex)h指数是20年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统O计物理学家赫希在2005年发明的,立刻引起了全世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论文在网上公布后,《自然》和《科学》杂志先后报道,正式论文于2005年1月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Hirsch,,1656916572(2005)这种方法被称为h指数(h-index),其中h代表高的论文引用的次数xi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