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电现象(1) 观察下列图片。图3-1-3 思考: 问题 1 :用__ 摩擦__ 的方式使物体带电, 叫做摩擦起电。问题 2: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小纸屑说明带电体具有__ 吸引轻小物体__ 的性质。(2) 阅读材料 P 35第1、2段, 并分析以下图片。图3-1-4 思考: 问题 1: 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的, 原子核带__正__电, 电子带__负__电。在通常情况下, 原子是显__ 电中性__的, 由原子组成的物体也呈__ 电中性__。问题 2: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 哪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 它的一些电子就会__ 转移__ 到另一个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__ 正电__, 得到电子的物体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__ 等量的负电__。问题 3: 将玻璃棒和丝绸互相摩擦, 玻璃棒带__正__电, 丝绸带__负__电, 是因为摩擦过程中, 玻璃棒失去了__ 电子__, 丝绸得到了__ 电子__。问题 4: 与毛皮摩擦后的硬橡胶棒带负电荷, 说明在摩擦的过程中, 毛皮__ 失去__( 选填“得到”或“失去”) 了电子。问题 5: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分别是__正__ 电荷和__负__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 而只是__ 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__。学点 2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1) 观察如图 3-1-5 所示的实验。图3-1-5 思考: 问题 1 :由甲、乙得到的结论是: __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__。问题 2 :由丙得到的结论是: __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__。(2) 观察如图 3-1-6 所示的装置。图3-1-6 思考: 问题 1 :验电器是根据__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__ 的原理制成的,可以用来__ 检测物体是否带电__。问题 2 :将一个带电体接触带正电的验电器时, 若: ①金属箔张角变大, 说明带电体带__正__ 电荷。②金属箔张角变小, 说明带电体带__负__ 电荷或带电体带__正__ 电荷, 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所带电荷量少。③金属箔闭合后又张开, 说明带电体带__负__ 电荷, 且所带电荷量比验电器所带电荷量__多__( 选填“多”或“少”)。学点 3 电流(1) 阅读教材 P 36第1、2段, 并观察如图 3-1-7 所示的现象。图3-1-7 思考: 问题 1: 电流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