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顶管施工方案过河堤路热力管道顶管施工工程,共有工作坑 1座,接收井1座,顶管长度L:28米单管顶进。顶管管材采用0 1500混凝土管。方案根据管道所处土层性质、管径、地下水位、附近地上与地下建筑物、构筑物和各种设施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在片岩和岩石混合土层,且在道路东面有地下水影响时,宜采用手掘式顶管法。开挖作业坑所产生的土方外运至甲方指定地点。手掘式施工方案一、工艺流程:顶管施工准备-顶力计算-测量放样-基槽开挖-降水-底板浇筑-顶管后靠背设置-导轨铺设 -顶管动力设置、调试-顶进开始试阶段以及纠偏方法-出土-安放中继管。(一)、顶管前的准备工作顶管施工前所有设备三天前全部到场,包括:钩机、空压机、油压泵、水泵等,动力和照明电缆线要全部按要求铺设到位,所有顶管施工人员要全部到场。(二)、顶力计算1、推力的理论计算:(①1500计算)F=F1十F2其中F—总推力Fl一迎面阻力F2—顶进阻力F1=S*P(S—管道顶进受力面积p—控制土压力)P=Ko*Y*Ho式中Ko—静止土压力系数,-地面至掘进机中心的厚度,取最大值 —片岩量,=**==*** ==nD*f*L式中f一管外表面平均(根据顶进以片岩和岩石混合为计算基准)综合摩阻力,——顶距F2=**26* =。因此,单管总推力F=+=;。根据总推力、工作井所能承受的最大顶力及管材轴向允许推力比较后,取最小值作为油缸的总推力。工作井(①1500mm顶管)设计允许承受的最大顶力为800t,管材轴向允许推力600t,主顶油缸选用2台320t级。满足26米顶管所需推力。(三)、测量放样顶管管线放线是保证顶管轴线正确的关键。放线准确就能保证顶管机按设计要求顺利进洞,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反之,就可能造成顶管轴线偏差,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同时也会造成顶进时设备损坏,使顶管停顿。顶管管线放线,就是将工作井出洞口和接收入井进洞口的点正确引入工作井内,指导顶管顶进的方向和距离。从理论上讲,工作井和接收入井的坐标和标高在沉井下沉时都已明确,通过计算很容易确定。然而由于沉井下沉时的误差,这样从理论上计算放出的线就不一定符合。目前,顶管管线放线常常是根据工作井和接收井的实际位置,按设计要求,通过测量实际放出管线位置。具体如下:1、 管线标高的测量,使用水准仪结合现场实际要求确定作业坑底标高及管道标高。2、 轴线测量的方法(1) 、通视条件下的测量使用引线法引工作井及接收井预留洞口中心至工作井的井壁。置经纬仪于接收井中心A点,把花杆放在工作井预留洞中心井上口B点,作AB直线的延长线,并在工作井后部定出一点C。保证CA、B在一条轴线上,工作上B点、C点用铅丝将管线轴线拉出来,上吊两个垂球将管线轴线引至坑底 B、C点用以确定管线顶进轴线。C点架设激光经纬仪,对准B点,确定顶管顶轴线。(2) 、在轴线定好后即可安装导轨以及后顶,先根据导轨本身的尺寸计算出导轨顶面至轴线的高差 h,至水平仪于井下,在井四周做出4~6个临水点,保证轴线标高,安放导轨时可用线绳在相对的两个临水点拉出一条直线,使导轨顶轻触于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