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文档名称:

多发伤急救护理教案分析.ppt

格式:ppt   页数:4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多发伤急救护理教案分析.ppt

上传人:w447750 2016/4/12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多发伤急救护理教案分析.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宁医大总院急诊科宁医大总院急诊科陈国琼陈国琼患者赵子龙,男, 18 岁, 诊断:多发伤病史: 患者于 20 12 年8月6日做小型货车副驾驶位置,急转弯时被甩出车外主要伤及头颈部, 意识不清约五分钟左右无呕吐,伤后头颈部流血不止,伴头昏头痛,颈部右肩背部疼痛伴心慌,不伴胸闷、气促、心悸;不伴咳嗽、咯血。无腹痛、肉眼血尿、大小便失禁等。患者家属乎 120 急诊入院,急诊科行头面部清创缝合术,行头颅 CT 胸部CT 及右肩关节 X线后,以多发伤收入急诊病房。查体: T 37 ℃ P 60 次/分 R 20 次/分 BP 130/83 mmHg 推入病房,被动体位,痛苦面容,神志模糊,偶有躁动。头颅可扪及多处血肿,左眼眶明显肿胀,眉弓上可见约 3cm 裂伤,口腔内暗红色液体自行吐出,双侧瞳孔等大,直径约 3mm 对光反应灵敏,双鼻孔见血液,口腔见血迹,右肩关节压痛,全身见多处擦挫伤。给予吸氧 2L/ 分,抗炎、止血等治疗,暂禁食,绝对卧床休息,,右上肩制动,给予心电监护。实验室检查及诊断实验室检查及诊断实验室检查: 颅脑 CT :1、额骨骨折、颧骨骨折 2 、双侧额窦、筛窦积液 3 、颅内积气颈椎 CT : 胸部 CT: 右侧肩胛下角骨折;双肺挫伤 B 超:无明显异常血常规、生化、凝血全套无明显异常诊断:1、急性内开放性颅脑损伤(颅内积气,左额骨骨折,额叶脑挫伤,头皮血肿) 2 、面部软组织挫裂伤 3 、双肺挫伤护理诊断护理诊断 1 1、疼痛、疼痛与全身多与全身多处损伤处损伤有关有关 2 2 、低效型呼吸形态、低效型呼吸形态与与双肺挫伤双肺挫伤、疼痛有、疼痛有关关 3 3 、有受伤的危险、有受伤的危险与患者烦躁有关与患者烦躁有关 3 3、有感染的危险、有感染的危险与机体抵抗力下降及侵与机体抵抗力下降及侵入性管道有关入性管道有关 4 4、、活动受限活动受限与头颈部制动,卧床休息有与头颈部制动,卧床休息有关关措施护理措施护理 P P1 1:疼痛:疼痛 I I1 1: :1 1、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给予抗炎、止血、止、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给予抗炎、止血、止痛等药物液体补入。痛等药物液体补入。 2 2、颈托固定、右上肩制动、卧床休息。、颈托固定、右上肩制动、卧床休息。 3 3、嘱家属多与患者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嘱家属多与患者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 4 4、保持病房安静,尽量减少搬动,缓解疼痛、保持病房安静,尽量减少搬动,缓解疼痛。。O O1 1: :1 1、患者疼痛有所缓解,能安静休息。、患者疼痛有所缓解,能安静休息。 2 2、右上肩骨折好转。、右上肩骨折好转。 3 3、患者多发伤病情减轻。、患者多发伤病情减轻。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P P2 2:低效型呼吸形态:低效型呼吸形态 I I2 2: :1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经口、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经口鼻吸痰。鼻吸痰。 2 2、给予鼻导管吸氧,观察病人的神、给予鼻导管吸氧,观察病人的神志变化。志变化。 3 3、行雾化吸入。、行雾化吸入。 4 4、指导患者有效咳痰,先深呼吸, 、指导患者有效咳痰,先深呼吸, 然后一口气咳痰。然后一口气咳痰。 O O2 2: :1 1、呼吸道畅通。、呼吸道畅通。 2 2、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 3 3、患者能有效咳出痰液。、患者能有效咳出痰液。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P3 P3 :有受伤的危险:有受伤的危险 I3 I3: :1 1、床的两侧置床栏、床的两侧置床栏 2 2 、患者实行保护性约束、患者实行保护性约束 3 3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遵嘱给予遵嘱给予镇静药物。镇静药物。 O3 O3 :患者无坠床:患者无坠床 P4 P4 :有感染的危险:有感染的危险 I4 I4: :1 1、严格无菌操作、严格无菌操作 2 2 、保持各种导管通畅、保持各种导管通畅 3 3 、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及时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 I4 I4:患者无感染的迹象(体温升高,伤:患者无感染的迹象(体温升高,伤口发炎) 口发炎) 护理措施护理措施 P P5 5:活动受限:活动受限 I I5 5: : 1 1、向患者解释卧床休息、颈部制动、右上肩制、向患者解释卧床休息、颈部制动、右上肩制动的目的及作用,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动的目的及作用,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 2、提高患者舒适程度指导家属用手适当按摩患者、提高患者舒适程度指导家属用手适当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