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区划 各个经济区第三章中国经济分区地理【教学内容】、自然区划二、行政区划三、经济区划四、经济区与行政区的关系五、三大经济地带和七大经济区六、经济区域划分对物流的影响区域规划regionalplanning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广义的区域规划指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区际规划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区内规划系对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狭义的区域规划则主要指一定区域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区域规划主要是在城市规划和工矿区规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和城镇居民点,使各项建设在地域分布上综合协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顺利地进行地区开发和建设。工作具有3个基本特性,即战略性、地域性和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对整个规划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建设布局问题作出战略决策,把同区域开发与整治有关的各项重大建设落实到具体地域,进行各部门综合协调的总体布局,为编制中长期部门规划和城市规划提供重要依据。一、自然区划(一)概念按照区域内部差异,把其自然特征不相似的部分划为不同的自然区,并确定其界限,进而对各自然区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进行研究,按其区域从属关系,建立一定的登记系统。这种地域系统研究方法,就是自然区划。自然区划是人为划分的,但是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划分,而应该正确反映地表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这样的区划有利于人们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按区划的对象,自然区划分为综合自然区划和部门自然区划。综合自然区划以自然环境整体为对象。部门自然区划以自然地理环境的各组成成分为对象。按区划的目的,自然区划中有各种实用自然区划,如公路自然区划、建筑自然区划、农业自然区划等。目的:通过自然地理区划,了解全国各地自然界的基本情况,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对我国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有利和不利方面。从而充分利用、改造各地的自然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二)自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1、发生学原则(发生统一性原则)2、相对一致性原则3、区域共轭性原则4、综合性原则5、主导因素原则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发生统一性原则任何区域单位都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进行自然区划必须探讨区域分异产生的原因与过程,以形成该区域单位整体特性的发展史为区划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