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相邻建筑物地基沉降影响分析及控制措施.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相邻建筑物地基沉降影响分析及控制措施.doc

上传人:小雄 2020/10/7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相邻建筑物地基沉降影响分析及控制措施.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相邻建筑物地基沉降影响分析及控制措施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空间也在逐渐变小,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在日益增多,相邻建筑物在地基中产生的沉降总是相互影响,需要从新旧建筑物的强度、刚度、结构类型、地质情况、荷载大小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结构的提出适当的处理方法。本文就相邻建筑物地基沉降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必要的控制措施。关键词:相邻;地基沉降;控制措施前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紧张的城市用地以及城市规划要求,使得一栋房屋紧邻另一栋房屋建造的现象绝不少见。常见的是,两建筑或者紧紧相连使用同一基础,或者设一沉降缝,各用一半基础,要不就是采用悬挑基础或桩基础,再就是采用局部地基加固处理,总之是百花齐放。尤其是一些设计和建设单位只注意一般新建房屋基础比原房屋基础浅埋,两基础间净距一般取基础底面高差的1〜2倍,而忽略或过多地考虑了沉降量对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因此,很多不该发生的破坏就产生了。为了保证建筑物的稳定和正常使用,不会造***们的心理恐慌,以及在满足变形控制要求的前提下,提高地基承载力的使用值。:(1)施工期对于地基的不利扰动是有限的和短暂的。地基的强度指标在此期间不会产生降低现象,或者这种施工扰动降低地基强度的程度可以忽略。(2)施工完毕后,预计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地基的主要持力层及其周边的水文地质条件不会发生异变,即地基的水文地质条件稳定,地基的强度不会发生降低。(3)忽略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地基强度随着时间增长的有利因素。所谓地基沉降控制最优化原则,是在以上假定的基础上,按照地基现有强度指标进行地基基础设计时,在满足变形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能够达到地基基础(线)沉降量相对最小,而地基承载力相对最大。2变形协调原则沉降变形协调原则,就是地基基础设计中,考虑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合理进行地基的沉降变形分析,以避免地基的不适当变形对基础和上部结构所造成的不利影响。3变形设计原则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MGB50007-2002),沉降变形原则要满足一下四条:(1)所有建筑物的地基变形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的要求。计算承载力时,对于基础底面荷载的大小取用,是以保证建筑物的地基基础的沉降特征控制在合理范围为前提的。(2)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3)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不存在第四种情况时,可不进行变形验算。(4)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物,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也应当进行地基变形验算:,且体型复杂的建筑物。,可能引起地基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其自重固结未完成。。,是指综合考虑地基的场地土层情况和环境状况、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和建筑特征(体型、荷载、结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因素,从建筑设计、结构设计、地基处理、建筑施工等建设工程各个环节,采用系统的技术措施和方法,来达到沉降控制的目的。相邻荷载对基础的影响1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因素新旧建筑物上部荷载、结构形式、自身刚度、强度、稳定性、使用期限、基础型式以及土层性质等都是影响相邻建筑物的因素,新建房屋对原建房的影响问题,认为原房屋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是主要原因。建筑物的荷载是通过基础传给地基,在地基土层中引起的附加应力具有扩散作用,其应力分布在地面下某一深度的水平面上各点不相等,在集中力作用线(即基底中心线)上应力最大,向两侧逐渐减小。距地面愈深应力最大,向两侧逐渐减小。应力扩散是裂缝开展的外因,但不论其应力多大,只要原建筑物抵抗变形的能力强,就不至于损坏,原房屋自身刚度和强度、稳定性是不破坏的内因。2新建筑对旧建筑的影响地基附加应力大小取决于地基与基础的相对刚度,荷载大小及分布情况,基础埋深和土的性质以及施工时间间隔等多种因素。因此新建房屋对原建房屋地基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是荷载大小和地质土的性质。相邻建筑物沉降的有关数据1建筑物的沉降的复杂性通常,一般建筑物在施工期间随着荷载逐渐增加,地基被压缩下沉,当工程竣工时完成的沉降量,对于砂土可认为其最终沉降已基本完成,对于低压缩粘性土可认为其最终沉降已基本完成,对于低压缩粘性土可认为已完成最终沉降的50%〜80%,对于中压缩粘性土可认为已完成20%〜50%,对高压缩性粘性土可认为已完成5%〜20%.因此,《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