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微课数学教学设计.docx

格式:docx   大小:1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微课数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459972402 2020/10/7 文件大小:1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微课数学教学设计.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倒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第一节《倒数的认识》一、教学背景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8页内容。教材分析:《倒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学生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准备,因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归结为乘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它是学习分数除法计算的知识基础,沟通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教材中通过几组乘积为“1”分数乘法的算式,积累学生对倒数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掌握求倒数的方法。学情分析:部分学生在课前预习学习中已经接触了一些关于倒数的知识,但是对于倒数概念的建立非常不系统、不牢固,他们不会用语言叙述倒数的意义,在写法上也会出错,并且认为倒数就是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将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混为一谈。学生对倒数的认识局限于一个数, 或者是把两个数倒过来。而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倒数知识。二、教学目标课标要求: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2、学生经历探索“倒数意义”和“求倒数的方法”的过程,学习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并发现它们的规律; 借助直观渗透数学知识之间普遍联系的思想,感悟“ 1”的重要作用。3、初步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体会数学的特点,感受数学的价值。学习目标:1、知道倒数的意义。2、经历倒数的意义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3、会求一个数的倒数。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与求法数学难点:理解“互为”的意义,明确倒数只表示两个数间的关系,而不能单独地说某个数是倒数。三、教学方法: 自学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好!首先请大家欣赏两幅图片,通过这两张图片你都能获取哪些信息呢?不难发现这两张图片都来自美丽的江南水乡, 都有美丽的倒影。在我们中国有许多有趣的汉字,下面就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些汉字,你能发现什么?吞----吴 杏----呆 由----甲(1)按照上面的规律试着填一填下面的数。41257—()2—()3—()8—()你能根据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关系,给这三组数取个名字吗?我们给具有这样特殊规律的数取名为 倒数。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六年级数学第三章第一节《倒数的认识》。探究新知关于倒数,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是倒数,倒数具有什么性质?(1)同学们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3851715**********我们不难发现第一个特点:每组中乘积都是 1;第二个特点:都是两个数,而且这两个数的分子分母都交换了位置。我们把具有这样特点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概念中首先必须是两个数,其次这两个数的乘积是 1,这样我们才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互为”就是互相、相互的意思。就拿3×8=1来说,因为3×8=1,8383所以3和8互为倒数,也可以说3的倒数是8,反过来8的倒数是3。838338不能单独说哪个数是倒数,或哪个数不是倒数。再比如112,我们可以说1的倒数是,的倒数是1,1212121212或者1和12互为倒数。也就是说,我们要知道两个数是不是互为倒数,12只要看这两个数的乘积书不是 1,如果乘积是 1,我们就说这两个数互为倒数。我们已经知道怎样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那我们怎样很快的找出一个数的倒数呢?请大家看下面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