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浣溪沙晏殊一、晏殊的生平 晏殊(991 -1055), 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十四岁以“神童”应举,赐同进士出身。后累官至宰相。谥元献。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 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被后人称为“北宋倚声家初祖”。著有《珠玉词》,今存 140 首。二、晏殊的文学创作〔集评〕 晏元献、欧阳文忠公风流蕴藉, 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宋]王灼《碧鸡漫志》) 主要的是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继承花间传统。如: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踏莎行》)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玉楼春》) 《珠玉词》的思想内容《珠玉词》艺术风格《珠玉词》艺术风格 纯净雅致、雍容和缓。语言清丽淡雅、温润秀洁。这是晏珠《珠玉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写的是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传诵名句?关于此联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 一次,晏殊来到维杨,住在大明寺中。他转来看去,忽然发现墙上有一首诗写得很好,可惜没有作者的姓名。晏殊跑进跑出,问个不停, 终于打听到这首诗的作者名叫王琪,家就在大明寺附近。由于晏殊从诗句中发现王琪文学修养较高,很会写诗,所以, 他立即决定要把王琪请来,一同探讨诗文。 王琪来了以后,发现晏殊善于赏诗论文,态度还很谦虚;晏殊见王琪性格开朗,言谈投机,又请王琪入席用餐。二人边吃边谈, 心情特别舒畅。饭后,又一同到池边游玩。晏殊望着晚春落花,随口说道: “我想了个诗句写在墙上,已经想了一年, 还是对不出来。”那个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王琪思索了一下,不慌不忙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一对句不但在词面上对得切合时宜,很有特点,而且在含义上使二人的思想感情如挚友重逢,一见如故。这怎能不使人格外高兴? 因此,晏殊一听,急忙称好!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夕阳西下几时回。?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