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民收入.doc

格式:doc   大小:92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民收入.doc

上传人:小雄 2020/10/8 文件大小:9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民收入.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民收入在深入学****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办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农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以实际行动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在稳生产、保增收、强基础、重民生,促和谐上下功夫,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把学****领会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促进农业农村工作的具体行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 “十一五”以来我县农民收入增长情况“十五”期末的XX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829元,到“"一五”以来的XX年达到5422元。XX年与XX年相比,我县农民收入增加了1593元,增长幅度为%,年均增长%。XX年1-3月份,我县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达元,比增%。XX年我县农民获得的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人均2475元,占纯收入的比重为%;家庭经营收入人均2214元,占纯收入的比重为%;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分别为211元和522元,占纯收入比重分别为%和%。二、 农民收入的主要特点1、农民收入快速增长。“十一五”以来,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经济基础。2、 农民收入来源是多元化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1)靠“小农业”为唯一收入来源的格局已彻底打破,“大农业”收入已从整体上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收入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万人次,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纯收入的重要来源。(3)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民现金增收的主要来源。XX年农民的工资性收入达到人均2475元,比上一年增长%,增长额占农民现金增收额的近一半。(4)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XX年农民纯收入达到5422元,其中约80%来自于非农产业。3、 党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促进了农民增收。全县共落实到位资金万元。其中,教育“两免一补”万元,种粮直补和良种补贴万元,新农合资金4650万元,低保资金万元。XX年度我县县级财政配套用于惠农资金总额万元,其中:配套教育“两免一补”1146万元,配套新农合万元,配套低保万元。全县有林地生态林每亩补贴元,共计万元。补贴能繁母猪31372只,直补万元;能繁母猪参保31011只,发放保险补贴款万元(直接支付给保险公司);购机补贴257台套,直补资金万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资金万元;'‘造福工程”1990人,补贴资金万元。4、 农民收入尚不稳定。现阶段农民收入的增减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因素有:(1)缺乏长期有效的收入机制和稳定的收入来源,实现增收的基础不牢。气候条件、天气状况、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突发事件等都对农民收入有较大的影响。(2)当前受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增长放慢,就业压力迅速加大,农民工就业尤为困难。(3)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会从不同层次范围内对农民收入产生影响,如农村税费综合改革,实际增加了农民收入。(4)农民收入的某些成分具有偶然性,如失地补贴收入、价格因素对农民增收的拉动,如XX年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和%。5、农民收入还不平衡。主要表现为区域之间的不平衡和区域内的不平衡。(1)沿海平原地区的农民收入普遍高于山区的农民收入,XX年,枫亭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42元,而象溪乡农民人均纯收入仅2176元;(2)城郊地域的农民收入普遍高于其他乡村农民收入;(3)人与人、户与户之间也存在着收入不平衡,城郊居民中,有不少家庭年收入已经突破了10万元,但生活在偏远山区的有些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还不到2000元,个别甚至生活还较困难。三、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1、体制因素。一是现行事权分离的乡镇管理体制造成了乡村两级有事权无财权。县乡财力有限,对农业的投入偏少,农村发展后劲不足。二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及发展滞后的农村二三产业,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三是土地经营规模偏小,致使农业劳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四是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户的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组织形式和应对措施。五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在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差异大、服务内容单一、服务网络不健全、缺乏政策和法规的支持等,农村小城镇建设水平滞后,这些对农民收入增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2、 政策因素。一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抵消了农产品收购价格上涨带来的增收,使农民增收难以变现。二是各银行在农村的机构全面收缩,使农村经济发展失去金融支撑。农村金融机构只存不贷,造成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对农业的投入呈逐年减少的趋势。3、 产业结构因素。一是主导产业不够明显,基地规模小,名优产品少,市场竞争力弱,对相关产业的拉动力小。二是产业化经营水平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对农民增收带动力不强。三是没有形成科学的粮经饲三元结构,畜牧、花卉、林果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发展滞后。四是优质难以实现优价,限制了农民发展优质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