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子夜读后感2000字.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子夜读后感2000字.doc

上传人:1006108867 2016/4/13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子夜读后感2000字.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子夜读后感 2000 字子夜读后感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是一部左翼文学里程碑式的巨著,它鲜明地显示出了作者对于当代生活深邃的洞察力,展示了 30 年代初中国社会生活的广阔画卷。作品在表现民族和社会的矛盾以及各阶级各阶层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时, 突出描写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多重压迫下的必然悲剧命运, 从而真实地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危机。小说以上海为中心, 贯穿全书的主线是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30 年代的上海工商业遭受了重大的打击,公债市场十分不稳定。工业资本家吴荪甫作为工业界巨头,对中国工业充满了信心。他“身材魁伟、举止威严”,目光炯炯有神, 言语具有磁性,能够煽动起别人追求事业的勃勃雄心,愿意跟他合作。他游历过英美等国, 懂得管理现代工业的知识, 有一套剥削工人、经营企业、与同行竞争的经验和手腕, 有魄力, 有胆量, 多谋善断, 富于冒险。他热心于发展家乡双桥镇的实业, 经营着米厂、油坊、布店、当铺、电厂、钱庄等等, 并打算以拥有十万人口的双桥镇为基地建筑起他的“国家像个国家, 政府像个政府”的“双桥王国”来。但是仅仅十万人口的双桥镇还不是他“英雄用武”的地方, 他要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 他要“发展企业, 增加烟囱的数目, 扩大销售的市场”, 他有着巨大的野心。后来, 虽然他在家乡的资产被农会攻占了, 他的裕华丝厂也奄奄一息, 颇不景气。但此时的吴荪甫没有气馁,他要把一些“半死不活的所谓企业家”全部打倒,要“把企业拿到他的铁腕里来”。这时, 正逢若干较小工厂无法偿还债务, 他便用极低价钱把它们吞并过来, 轻易地吃掉了陈君宜的绸厂、朱吟秋的丝厂,同时又以孙吉人、王荪甫共同组织的“益中信托公司”为大本营, 不费吹灰之力地又吞并了八个日用品制造厂,他“扼住了朱吟秋的咽喉”, 做起了实现他“双桥王国”的美梦。在企图实现他这一美梦的过程中, 赵伯韬曾拉扰过他进行公债投机, 。然而,吴荪甫却又联合其他资本家组成信托公司,想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因而与赵伯韬产生了矛盾。赵伯韬依仗帝国主义的金融资本做后台, () 处处与吴荪甫作对, 加上军阀混战、农村破产、工厂的工人怠工、罢工, 尽管吴荪甫和其同伙竭尽全力, 拼命挣扎, 但最后也没有改变全盘失败的命运。小说中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的悲剧命运说明在帝国主义的压迫和国民党政权的统治下,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子夜》中的人物众多纷繁, 作品透过人物的性格和命运的发展, 鲜明有力地显示了整个时代的发展面貌。在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茅盾注重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在《子夜》这篇小说中, 吴荪甫就是茅盾塑造的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形象。吴荪甫在多重挤压的环境下求生存, 由此作者赋予他以多重性的性格。一方面, 他是一个强悍的民族资本家。他游历过欧美, 学会了一套资本主义的管理方法。他的理想是发展名族工业, 摆脱帝国主义以及买办阶级的束缚, 最终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在与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斗争中, 他果敢、冒险、刚强、自信、沉着干练。我认为他这种强悍的性格特征是那个时代的中国民族性格中所缺乏的, 他的雄才大略、经营之才与大刀阔斧的魄力是为打破当时沉滞不前的国内工业局面所需要的。以上吴荪甫的性格特征是值得我们读者敬佩的, 然而他强悍性格中还含有冷漠凶狠、狡黠狠毒、专横残暴的成分。小说中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