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朝鲜核问题的严重性(原标题:张琏瑰:谁来回答“赫克之问”) 共识网-《领导者》总第 61期( 2014 年 12月) 作者: 张琏瑰 2015-02-02 一旦朝鲜核试“失手”, 大片土地不适于人类居住, 不仅朝鲜民族将会失去立足之地,中国东北地区也将会出现大片永久荒芜地带。我国许多人对此并不了解,也不关注,其实挺悲哀。在朝鲜核问题上,国人有许多认识误区。其中之一便是认为朝鲜核问题是朝美关系问题,中国不是当事者,中国要做的只是在道义上坚持维护半岛无核化的口号,适时做些劝谈促和工作,没有必要采取实际行动促朝弃核,因为那是在帮美国的忙。其实,只要翻开地图看一看朝鲜核设施距中国边界的距离, 看看离美国有多远,再了解一下朝鲜拥核动因及其核设施安全状况,我们的心态可能就不会那样闲适和从容了。极具现实意义的“赫克之问”西格弗里德?赫克是美国核科学家,曾于 1986 年至 1997 年担任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主任,现任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主任。朝鲜出于诱使美国承认其核国地位,进而在拥有核武器的前提下实现朝美建交之目的,曾多次邀请赫克及其同事刘易斯等美国知名专家、学者访朝,极其坦城地向他们展示其“核成就”。其中, 2004 年1月8 日,赫克等应邀参观朝鲜宁边核基地达 8 个多小时,朝方让这些美国人仔细察看其提炼出的用于制造核武器的钚;20l0 年11月 10日, 赫克等人再次被请到宁边参观, 这次朝方向他们展示的是其轻水反应堆建设现场和铀浓缩设施运转场面。这种特殊的安排使美国行家对朝鲜核计划推进状况有了更多更直接的了解,但同时,作为专家和学者,赫克等人对朝鲜核现状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2012 年2月 21日, 笔者曾参加一个同赫克、刘易斯等人的座谈会, 双方较深入地交流了对朝鲜核问题的看法。席间,赫克谈及他们参观朝鲜核设施后的感想,并提出了一个问题,使笔者深感震惊和不安,至今压在心头难以释然。赫克说: 2010 年那次去宁边参观, 使我吃惊的不是其核能力, 而是其规模。 200 0 台巴基斯坦 P2 型离心器正处于工作状态,显然, 在其他地方他们还会有这等规模的核设施……朝鲜出于政治目的正大力推行其核计划,扩充其核设施。但由于孤立自闭,他们采用的技术原始而落后,极不安全。而且,由于朝鲜已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他们无法通过正常渠道从其他国家获得相关的设备、-2- 技术和经验、教训,我对其核设施的监管系统及其独立管理能力持怀疑态度。访问时我曾提出几个技术性问题,他们没有回答。我非常担心,他们迟早会发生重大核事故。接着,赫克问道: “访问朝鲜后我陷入了巨大的困惑之中:我们是眼看着他们发生严重核事故,造成大面积核污染和大量人员死亡袖手旁观呢,还是施以援手,在技术上帮助他们避免核事故发生? 选择前者,作为科学家良心难安; 选择后者,实际上是帮助他们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果更为严重。现在似乎是哪种选择都不对。中国人聪明,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两难选择?”赫克这一提问使我们不寒而栗。更使人不安的是,赫克等人的忧虑不是杞人忧天,而是专业界的共识。 2012 年1月 11 日,美国核威胁倡议协会发布《核材料安全指数》报告,对拥有1 公斤以上核材料的32 个国家及拥有1 公斤以下或没有核材料的 144个国家,按数项安全指数统计得分进行排名,在拥有 1 公斤以上核材料的国家中, 朝鲜(它于 2008 年提交的核申报材料中承认自己拥有核武器级钚 公斤)得 34分, 其安全指数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一。 2013 、 2014 年的报告朝鲜依然稳居末位。 2013 年9月 17日, 西班牙《阿贝赛报》发表《全球最危险的核电站》文章, 罗列分析全球最危险的 8 个核电站及核设施,朝鲜宁边核设施榜上有名。该文称朝鲜核设施“外观简陋”,“ 2004 年管道系统曾严重损毁”,但近期却又恢复运行了。 2014 年4月9 日新华社发布题为《朝鲜宁边钚反应堆安全性遭疑》的专稿, 使人们对朝鲜核设施安全状况有了一些更具体的了解。这篇专稿转述了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美韩研究所网站“北韩 38 o” 4月7 日发表的报告说, 卫星图像显示, 去年夏天暴雨和洪水导致宁边核设施附近的九龙江改道,致使反应堆冷却用水供应出现故障, 冷却水蓄水池淤塞。为此朝方可能在今年初一度被迫关闭一座 5 兆瓦石墨减速反应堆。这一美国智库的报告称, “九龙江能否成为可靠的、整年不中断的冷却水来源,依旧令人怀疑,而那些临时修建的取水设施今后同样可能被洪水破坏”。(见 2014 年4月9 日上海《文汇报》) 韩国一向被认为是对朝鲜情况了解最多的国家。 2014 年3月 24日, 赴海牙参加第三届核安全峰会的韩国总统朴槿惠在开幕式上发表主题演说时,曾忧心忡忡地谈到朝鲜核设施安全问题。